泥絮禅心:禅心已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2 / 2)
之所以心中有镜,依我愚见,或许是因为没有完全“放空”。心中只有“明”、没有“空”,才会执于“镜”,才会念念不忘“拭”。如若“放空”,镜便全然无存,镜之不存,“拭”将何动?
关于“有”与“无”之辩,我觉得,自己似乎多少能参出其中一星半点。但是,在我,慧根太浅,业力不够,根本无法做到“放空”,做到“无我”。或许,这也是我常常会把禅心认作泥絮的缘由之一吧。
当年喜欢苏曼殊的句子,后见一联曰:
“禅心已似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参寥(出《风月堂诗话》))
更惬於心。
对于禅心,我只能试着做到偶尔不动,无法做到长久“忘心”,所以,我只能是一个俗人。
因为有禅心泥絮之想,愚妄如我,结果只能是把一颗活泼泼的参禅之心堵入绝境。
我常常以为,一切有为法,均不是枯,亦不是寂。
佛定然是活佛,法必然是活法,禅亦确是活禅。
自以为已得禅心三昧。想想,如若还是纠缠于泥絮与禅心,那么,设使这不是一种文字的游戏,那必然是一种期望出离扰攘的俗常心境。
泥絮禅心,在我,最后大约只能说:
回望、前瞻,均是红尘如烟!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