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 首次争执(1 / 2)

加入书签

晏蓉发现, 霍珩的情绪有点不对。

今儿清早,荀太夫人醒了,说自己无事, 让她赶紧回去休息,带上两个小的,莫要过了病气。曾孙们好好的, 她才能安心养病。

老太太坚持,晏蓉只好领着两个小的回来了。

她一觉睡得下午,睡了个饱足, 精神好了许多,便开始处理家中大小事务。及到傍晚,她就吩咐厨房准备食案, 并把阿宁和虎头抱过来。

霍珩明日清早折返南方战场了,早早就打发人说他回来用晡食。

逗着阿宁和虎头在铺了软垫的榻上打滚,两小快五个月大了, 早不大爱瞌睡,整天活泼好动,翻来覆去“咯咯”笑个不停。

晏蓉正含笑瞅着, 忽听见外面仆妇请安声响,还有熟悉的脚步声,她笑着对阿宁和虎头道“你们阿爹回来了。”

阿宁和虎头瞪大眼睛瞅着母亲, 一脸懵懂, 须臾父亲进屋, 他们又好奇地回头瞄了眼。

霍珩转过屏风, 晏蓉搂着一双儿女,指着他,笑道“这就是阿爹,阿宁和虎头还记得不记得呀?”

不记得了。

阿宁和虎头不爱搭理父亲,甫进母亲怀里就兴奋乱蹬,晏蓉骤不及防,身子险些往后一仰躺倒。

霍珩一个箭步上前,及时扶住。

“夫君,你……”

晏蓉仰脸笑看他一眼,刚要说话又住了嘴,疑惑道“你这是怎么了?”

其实,霍珩脸色看着和平常也差不多,但极熟悉他的晏蓉一眼就知,他情绪不对头,脸绷得紧紧的。

她有些担心“可是前头又生了何事?”

“无事。”

霍珩扯了扯唇角,却发现自己不怎么笑得出来,干脆也不笑,只瞅了她一眼。

晏蓉吩咐申媪“把阿宁和虎头抱下去。”

她又屏退屋中下仆,握着他的大手紧挨着坐下“夫君,你告诉我吧,这究竟是怎么了?”

肯定不是战事或者公务,否则他不会这般犹豫不决,晏蓉琢磨一圈,也没啥头绪,干脆盯着他,等他说。

“阿蓉。”

“嗯?”

“先前守城,你怎地想着自己和诸位夫人为饵呢?万一,万一……”万一被荀续那个狗贼追上,那该如何是好?

他不敢想。

霍珩生平第一次尝到词穷的滋味,他不知道如何精准诉说心中想法。诚然,妻子计策非常正确,能给阿宁虎头以及各家小辈将风险将降到最低,若真城破,他们顺利脱身的几率非常大。

而黄陵毕泰需要护卫的人数少了,明面突围的成功率也大大增加,就算被幽州军追上,需要保护的人少了,黄毕二人也更轻松,脱身可能性随之增大。

很好,很理智,完美兼顾了两小母亲和霍氏主母的身份,匆忙之下,这个计策可以说是尽善尽美,既保住了自己的孩子,也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将吏亲眷们的心。

就算有人死于突围的路上,想必就连对方本人也是死而无憾,心悦诚服。

照理有这么一个贤内助,霍珩该极为欣慰的,但他并没有,骤闻毕泰禀告的那一个,他心脏仿佛被人猛地狠攒了一下,紧得生疼,闷得生疼。

万一,万一他没有即使赶回,城池真被破了呢?

万一,万一突围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

就算侥幸突围成功,作为荀续垂死挣扎的唯一稻草,被追上的可能性真不算小。

万一,……

霍珩不敢再想,晏蓉做得很正确,偏偏他心里憋闷后怕得厉害。

“即使明面突围,你也无需和诸将家眷同行,黄陵毕泰二将可兵分两路,一人护上一路!”

单单保护一个人,比保护一大群人安全多了,到时再弄些车驾作伪装,突围后分两边跑,敌军无法辨别,势必分兵,届时追击力道就减少了一半。

他不信晏蓉想不到。

晏蓉确实想到的,只是这么一来,“我是轻松了,只是诸夫人处压力必然大些,虽也可行,但聚拢人心必然远不及前者。”

那时候城池还没告破呢,事实证明,她带领诸位夫人们的亲身上阵,确实大振了士气,还止住了运输军备的仆妇和百姓临阵溃逃之势。

能坚持到援军至,这点也不可谓不重要。

其实她挺讶异的,在此刻之前,她从没想过,霍珩会因此事提出异议。

晏蓉记得,大婚不久,霍珩说起亡母死因那时,曾一并提起过的二婶母卞氏。

当年邺城被霍氏叛将所谋,卞氏落于敌手,她自戕于邺城城头,用鲜血和生命解除了夫君的最后一丝顾虑,最终邺城被夺回,叛将被诛尽。

霍珩曾说,二婶母之死重于泰山,他敬重对方,甚是,他无法自控地设想过,若卞氏是他的母亲,那有会如何?

他对卞氏欣赏赞同之意,由此可知。

怎地就没过两年,突然说变就变了呢?

霍珩闻言,并不说话。

晏蓉想了想,只好解释“我不仅仅只有自己,我还有你和阿宁虎头。”

“若兵分两路,我与诸夫人俱成功脱身便罢,倘若不然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