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77.悠悠岁月(94)三合一(1 / 2)

加入书签

悠悠岁月(94)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清远把头缩到被子里, 烦死了。她起来就起来了呗, 天天起来哼哼唧唧的哼唱,颠来倒去就那么几句, 叫人怎么睡啊?

从被窝里冒出来,头发蓬松的遮住了眼睛, 拉开门朝客厅里喊了一句“别唱了……”

清宁瞪他“看现在几点了?还睡?”

墙上的钟表显示的时间是七点零五分,“我去!怎么不叫我?”说着缩回去换衣服还说他姐, “你迟到了,还不赶紧的。”还有功夫在家里唱呢。

“我们今儿月考。”清宁摸了摸晾的温热的牛奶, “没有早读了, 赶八点到就行。”

怪不得呢。

清远把睡衣脱了,从暖气片上摸秋衣秋裤, 这么放着早上穿不凉。

“毛衣毛裤都穿上吧。今儿降温。”说着话,人就靠着门边抱着奶瓶喝的正美。

吓的只穿着小内内的清远赶紧用手里的秋衣挡在身前,“出去把人带上……女流氓啊!”

嘁!光屁股啥没看过啊,知道害羞了。

“我监督你穿衣服, 少糊弄人啊。”她白眼翻着,“别不要风度只要温度。敢不穿毛裤试试……”

穿着毛裤的样子简直蠢死了。

但还是在他姐的淫威下妥协了。

三场秋雨, 两场秋风, 紧跟着天就冷起来了。

穿好衣服出来一瞧, 老爸都已经在餐桌前了, 拿着报纸还是那个固有的姿势, 好像她姐的歌声跟他起床的嘈杂声, 半点都没过耳朵一样。

他含混的跟老爸打了招呼, 就问“我妈呢?”

他爸抬头,“刷牙洗脸去,找你妈干啥?”

“我那条牛仔裤放哪了?”整天穿运动裤,蠢死了。

“牛仔裤套不进毛裤。”林雨桐从卧室出来,两手互相搓着,叫手上的护手霜擦匀称,“就那么穿吧。臭美什么呢?”

“现在穿毛裤,等下雪了穿啥?”不是很愿意穿的样子。

“你姨妈不是给你捎了人造毛的棉裤?”她说的一脸认真,吓的清远蹭一下钻到卫生间去了,“我不冷,真不用穿那个。”

如今流行的就是人造毛。

这玩意一出现,不光是做成衣的爱用它,就是农村的集市上和裁缝店,也专门有卖这玩意的。裁缝店还帮忙给加工,做成裤子和棉袄,外面套个外套就行。那玩意做出来的棉裤,宽大臃肿。

只要想想,都叫人觉得怕的慌。

穿出去回被同学笑死的。

清宁不厚道的咯咯笑,“我姨妈也是,咋捎那个东西呢。”她把脚伸出来,脚上是一双布棉鞋,也是她姨妈捎来的。条纹的鞋面,暗红色的,里面有一层棉花,还有一层人造毛,舒服倒是舒服,就是吧,有点土。

林雨桐看了闺女一眼“穿着去学校啊?”

“嗯!”清宁在穿的上面一向不怎么讲究,“外面卖的靴子,还不是人造革的里面夹着人造毛。还没我这舒服呢。我看天气预报了,没雨雪,这个穿着轻便舒服,就穿它……”

英子是每年都会给俩孩子做棉衣棉鞋,好像除了自家做的,别的穿着都不暖和似的。

不觉得寒碜就穿呗。

孩子敢时间,先走了。

林雨桐给四爷取了呢子大衣,看着他穿好了,两口子这才出门。

满眼望去,外面铺面了银杏树的叶子。

四爷是自己开车的,他自己是没有配车的。叫周文用公司的名义买了一辆,他以借用的名义开着,上下班。

林雨桐倒是有自己的车,可车不管是从哪方面讲,都有点过时了。

老款的,冬天坐里面,一样冷。

今儿是市里开会,没去区里,直接往市里去。

会上说啥呢?主要是这都十一月份快完了,十二月份该做各类的总结报告了。今年各区经济该是个什么情况,哪个区县增长速度更快,审计局马上要工作了。

好些都请市审计局领导吃饭,手底下松一松,叫咱的数据看上去好看一些。林雨桐没掺和这个,东城区的数据不用动手脚也难看不了。

会议结束了,被李书|记和高市长请去了。

不是为了东城区的事,而是为了四爷那边的科技城想办法争取到秦市来。地域上横跨两个市,这就意味着管理并不好管理。倒不如把白城的两个镇划拨过来……

主要是为了带动gd的。

可四爷怎么打算的,林雨桐并不清楚。

她话是这么说的“……他回来还总说想请两位领导吃饭,要不,找个时间,请两位领导赏脸……”

科技城要再秦市的地面上建,跟着两位少不了打交道。这么说,总没错的。

暂时逃避了这个话题,而两位反倒觉得林雨桐是给他们创造单独谈谈的机会。

都挺满意的。

回来跟四爷说了,他只说“你忙你的去。回头我约他们在外面谈。”

他有数就行。

忙忙碌碌的第一场雪就下来了,纷纷扬扬的,两孩子觉得闹心的不行,“一点都不如镇上和县城。”

城里面,下了雪了,车碾过去,路上黑乎乎的脏雪,赶个公交车,崩一身的泥点子。

太平镇不一样啊,家家清扫出门前的一溜子。一眼望去,庄稼地里白茫茫一片,特别干净。更有县城的开发区,下雪的时候精致特别好。

哪里像省城,别人觉得好,他们却觉得,简直了的。

这一场雪下了三天,林雨桐这些干部都得带头,去街上,拿着铁锹,铲雪。

孩子们也一样,学校的雪都得他们打扫。

正烦的不行呢,结果一个电话打过来,又是坏消息。

瞎子爹出门摔了一跤,送到医院脑溢血,人没抢救过来。

你说这事闹的。

得回去奔丧吧。

自己先请假,然后给俩孩子请假。开车路上不好走,干脆就坐火车回去。

票都没了,找了熟人买了站票,这才挤上火车。

一起上车的还有林玉健一家三口。不过上了火车了,就有卧铺腾出来。林雨桐没动,挤过去得七八分钟。不等坐稳呢,就又到地方了。县城的小站只停两分钟,提前又得占站到门边等着。来来回回的,还带着孩子,不折腾了。

就在门口站着,到了就下去就完了。

林玉健说了林大嫂,“呆着吧。眼看到了。”他的心情不好,当然了,谁死了爹,心情都好不了。

林大嫂就说“老二家的也是的,怎么叫爹这样的天出门呢?”

这话现在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说出来的。

林玉健瞪眼“你少说两句。”

林大嫂轻哼一声,没再言语。

叫林雨桐说,这事只怕真是谁也不想的意外。林二嫂厉害,但绝对不是婆婆的敌手。林大娘可不是好相与的。

任何意外,不都是意想不到和不凑巧吗?

该怪谁?能怪谁?

到了县城,去了医院,一个个的都在医院呢。

这丧事得在家里办吧。得往回运。

丧事办三天可以,办四天也行,但如今这情况,还有俩儿子没到呢。怎么着也得等儿子们到齐了。所以说,四天还是五天现在还说不好。

因此烧了倒头纸,林雨桐和四爷带着孩子就又回了。

她自己不是闲置,是地方主官,不可能因为私事一下子请假四五天的。能回去烧一趟纸,就算是给面子的做法了。真要不是林玉健的面子,她就最后一天再去。

所有的那些蒸花馍这些,都是英子帮着做的。

李仙儿拿了面粉过去,“咱干脆一块做了算了,省的我还得动一次大锅。”

也行吧。

反正一个锅里蒸馒头,多搭两层的笼屉就行了。

后来赵爱华也来了,妯娌三个凑一块,干脆连老三家也蒸出来了。

正忙活呢,何小婉来电话了,“我也回不去,二姐帮我们这边也蒸上,不能失礼……”

这话真不用你说,英子也没应承那话,只道“家里都挺好的,你忙你的。”三两句话的,就挂了电话。

李仙儿就说“准是她娘家给说的,真是闲的慌。嫁了就嫁了,哪都有她……”

英子没说话,就问起赵爱华她家老大的婚事,“吴达跟那姑娘谈的怎么样?”

找的姑娘是服装厂的工人,家也是农村的。吴达单位属于交通局管,人家给的福利不错,有个一室一厅的房子,这孩子也不要人帮着装修,得闲了就自己干。把原本厨房的位置给腾出来当卧室用,反倒把根客厅连着的小阳台收拾出来,做了封闭,当厨房用正好。四十平的面子,愣是收拾成两室一厅的格局。姑娘家没啥不满意的。

“我寻思着过年的时候过去跟亲家说说,过了年,就把婚事给办了。”赵爱华脸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李仙儿都羡慕,吴达算是有编制的,赚不了大钱,但是稳妥。老二学了个手艺,在开发区小吃街租赁了小摊位,卖个凉皮米线肉夹馍。别看生意不大,但钱也不少赚。听说也买了房子了,在开发区比较偏的地方。还没盖好呢。虽然这样的房子便宜,但一个不大的小伙子来说,确实是不容易的。

她带着几分酸溜溜的语气“城里的生意好做吗?”

啥不是有赚有赔?

赵爱华就笑“只要肯吃苦,多少总得混一碗饭吃。”

李仙儿低头不言语。

英子也没说话,不知道该咋说合适?

老大家的清丰不念书了,成绩一直也上不去,没一门及格的。

清辉跟英子说过,“我哥是……人家老师叫买资料书,我大伯娘不给钱,说老师瞎收费……然后不交钱老师不让进教室。从我接了两回钱,交了,但成绩也上不去。这次又收下学期的书费,我大伯娘说没钱,缓一缓……然后老师就劝退了……说干脆别上了,反正没钱,也确实是念不动了。”

才念初一吧。

不上学的孩子干嘛去?

林家最后送葬这天,金满城逮住四爷问了“你说不上学该咋办?总得想个办法吧?”

想叫四爷给安排。

清丰才初一,本身个子就矮小,没长成成年个子更小。一米五左右的个头。

这么点的孩子,咋安排?

不像话嘛。

四爷就说“不管什么学校,找个学校先念书去。念出来再说。”

这两年,一下子涌出来不少民办学校。什么毕业就发国家承认的中专文凭、大专文凭等等的。电视广告上都是这些。

大家对文凭这东西,迷信的很。

只要有国家承认的文凭,那就去念呗。

学费贵一点,没关系。咱家孩子的成绩不行嘛,混个文凭就挺好的。

好些都是这样的念头。

更有这样那样的技校,多的很。

当初农校改的那所技校,现在是县里最好的技校。省台都有他们的广告,说了,毕业就分配工作。

啥分配工作,不就是裁缝班的去制衣厂这一类的吗?

可哪怕是这样,想进人家学校的也是络绎不绝。

要是清丰想去,对林雨桐来说,真是一句话的事。

如今又开设了什么微机班,学电脑打字之类的。这都能去念的。

哪怕是去学个理发,学个厨师,出来绝对能混一碗饭吃的。

李仙儿一副说笑的语气跟林雨桐说“……我说他不想念就不念了,也没啥。不行跟着你四婶去,给你四婶当秘书当司机,都成的……”说着还哈哈大笑。

要么说无知是一种福气呢。

这话说出去真得笑点大牙的。

区长的秘书用一初中没毕业的?

司机用一个不到成年还不会开车得现学的?

我是脑子不清楚还是想的太开了?这是不想干了还是不想要命了?

她干脆当没听到似的,跟另一边坐着的英子说话。

清宁跟清平说话呢,声音却不小,“……真以为谁都能当秘书呢?我妈那秘|书文|革后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司机是复员的军人,立过二等功的……”

你一个初中都上不明白的,开这个口,真的太尴尬了。

李仙儿的脸上就有些下不来。

回去就说金满城“你们金家的人一个都靠不住……”

转天就大包小包的,去市里找雪梨了。求雪梨帮个忙,给安排安排。

去一趟不行,就三趟五趟的跑,估计雪梨实在受不了这个骚扰了,倒是给安排了。去师院当保安,过了年开学之前过去报道。

金满城可了不得了,吹的震天响我儿子要去市里工作了,人家给发警服……

英子心说雪梨这力气出的大了。发警服这就是当警察了吧。那这可是大事啊。

拿了三百块钱,叫老二一起过去。

侄儿的大事,多的没有,这点拿去,刚开始人生地不熟的嘛,有钱傍身人心就不慌嘛。还想着打问清楚了,回来跟桐说一声的。

结果去了之后,老大的下巴能扬到天上去,“看啥看嘛,他以后自己就挣钱了。百的那三瓜两枣的,都不看在眼里的……”

老二一看那德行,扭脸就走。你家孩子就算是当了国家主席,我是求到你了还是咋了?

英子还觉得老二这样直接撕开太难看,只当没听到老大的话,掀帘子进去问李仙儿“给孩子把啥都收拾好了?”

李仙儿正坐在缝纫机前给孩子缝鞋垫,头都不抬,“收拾啥?有啥好收拾的?人家那工作,啥都给发。我又没那闲钱供他念书,念书有个屁用,出来还不一定能找得到工作……”

英子刚开始还以为她是发牢骚,没多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