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残酷的帝王之路(1 / 2)

加入书签

马邑郡是起兵之地,也是赵家军的大后方,绝对不容有失。

故此,赵志留下骑兵步军各一个军团,只是,哪位将领担此大任比较好。

尉迟恭的话,还是合适冲锋陷阵,而系统匹配的将领带兵确实有一套,论起打仗间的计策交锋就差远了。

纵观全军上的将领下,貌似只有李靖的能力可以担此大任。

这一刻,赵志才感到人才的稀缺程度,根本不够用。

等出征回来,他觉得有必要隆重的开个招贤馆,以此来招揽各种人才。

对于赵志的军事才能,从起兵开始就知道其中的不凡,李靖打心底认可,倒也没反对。

春雨绵绵,稀疏的雨丝滋养着干燥的大地,阵阵凉风吹过,当真是清爽不已。

官道上,三万名头戴斗笠的红甲步军迈步向前,一万骑兵保护两翼。

不远处,便是近在咫尺的楼烦郡城。

雨天本来不方便行军,特别是骑兵,那马蹄子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不过来之前,赵志大约估计着春雨的季节,提前行军进发楼烦郡,今天即将抵达,刚好赶上。

行军一天,已经是路途跋涉,赵志下令安营扎寨进行休整。

趁着这个时间,赵志带三百步军登上某处半山腰间观察一下楼烦郡,好想出破城之计。

楼烦郡城…

西扼吕梁山脉,东连云中山脉,是内长城的重要城池。

为了抵御草原胡族,依照地形修建得险要无比,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虽说只有三千隋军,但凭借险峻的地形,足够使赵家军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攻占。

“走,回营寨。”

良久,赵志心中有了个计策。

刚才他观察很久,城头上的隋军戒备森严,一名名士兵来回走动,显然是在搬运滚石镭木等防御武器。

由此可见,对方压根不打算投降,打算据关死守到底。

其实,三千隋军不投降,很能理解。

此时的大隋王朝确实摇摇欲坠,但只是第二次远征高句丽的时候,气数还未尽,许多人还抱有幻想。

不过!

当隋炀帝第三次远征高句丽,大隋王朝将迎来它的末日,坠入不可挽回的深渊。

到那时,大隋王朝才会彻底葬送!

即便如此,天下已经是爆发起大规模的起义,比如著名的瓦岗寨,造反成为家常便饭。

楼烦郡城依山而建,关前险峻,关后越险峻几倍!

这就是许多战事中,进攻一方情愿在关前强攻,也不派兵去关后。

不是不知道,而是深深的明白有去无回,实在太险峻了。

对应的,关后基本上没什么士兵驻守,更别说现在城内隋军仅仅剩下三千。

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隋军守将肯定会将关后为数不多的兵力调到第一线。

这是一个战机!

或许对别的军队来说很困难,可对于通过系统召唤出来的将士来说,耐力上足够,完全可以做到。

为了不使隋军觉察,赵志并未让尉迟恭前去,而是派遣一名将领带三千将士秘密进入山坳,往关后饶过去,从后面袭击隋军。

傍晚时分,在一名将领的带领下,三千赵家军将士冒着细雨,行走在山林中。

众所周知,陡峭的山路,特别是崎岖无比的小路,走起来相当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