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悲乎哀哉的下场(给个订阅支持)(1 / 2)

加入书签

东大门榆次一失,以及兵力上的不足,太原城随时会在下一刻中失守。

不得已之下,裴仁基弃守木井、交二城,抛弃一切笨重的军用物资,率十一万轻装隋军朝太原高速度急行军。

终于,在临近下半夜的时候,十一万隋军入驻太原。

安全进入太原城内,裴仁基松了口大气,真是不幸中的大幸,还好还好,及时赶上…

次日…

留一万兵力防守榆次,苏定方率军三万,与赵志的七万将士汇合在太原城下。

大隋王朝在表面上只有京师长安,事实上,共有四大都城。

分别为北都太原,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南都“零一零”江都。

四大都城,全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特别是长安和洛阳。

太原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

在历史上时常作为军事要冲重地,亦称为龙城,指的是多位皇帝在此定都立国。

可见,太原的重要性有多大。

太原!

目视眼前高大雄伟的太原城墙,赵志微微一笑,坚城又如何,不久之后便是他的掌中之物。

赵志下令,全军尽管摆开阵势便好,没有命令,不准出击和攻城。

倘若有隋将前来叫阵,已方再出战不迟,反之的话则坚守,对太原形成半包围之势。

当天,箫怀静试着去办公用的府衙里寻找证据,以此达到迅速诛杀裴仁基父子的目标。

最近裴仁基和赵家军有往来,便是那几封劝降信。

箫怀静同样有收到劝降信,可他认为,放在疑点重重的裴仁基身上,其中必定有猫腻。

拿过劝降信,箫怀静反复查看,结果和其余就封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可恨。”

心头烦躁不已,压根找不到有什么不同,箫怀静气得直接撕成两半。

他想过了,必须在太原形势没太恶劣之前,找到裴仁基投靠敌方的证据。

否则,一旦裴仁基倒戈,太原全境失守,十五万精锐隋军被击败。

依照当今陛下的性格,即便杀了裴仁基,那也无济于事,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这是…”

刚想将已经撕破的劝降信处理掉,箫怀静注意到,里面好像有夹层。

意外之举的举动有可能带来突破性的证据,带着激动的情绪,箫怀静跑到门口左望右看,确定没人后快速折返。

夹层里另有一封信,很是别有玄机。

夹层信的大致内容在说,叫裴仁基策应一下,不要出城追击,帮助拿下榆次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