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千载难逢的时机(给个订阅支持)(1 / 2)

加入书签

赵家军整体上以步军为主,骑兵十分稀少,整整三十七万大军才堪堪只有三万而已,比例十分失衡。

而且还有一个就是,骑兵相当于现代的陆地坦克,地位在冷兵器时代来讲,说是巨无霸都不为过。

无论是对争霸天下,亦或者是对外蛮夷征战,都是必不可缺少的强大兵种。

考虑再三,赵志花掉万龙气点兑换出两万轻甲骑兵,并募兵一万有骑射之术基础的新军。

六万将士中由老兵带动新兵,兵加强训练,使得骑兵能早日发展壮大。

最终,成为赵家军一把所向披靡,横扫所有对手的杀伐利剑。

除此之外,赵志将剩余的一万龙气全数兑换成锦衣卫,并以一百人为骨干,向天下各地渗透。

军事或者政事情报,都显得极其重要,将来还16可以暗中监视为非作歹的官员。

特殊机构锦衣卫的建立和发展,于公无私,都必不可少。

“主公,大喜,大喜之。”

房玄龄急匆匆的走进统帅府,高举着一封信,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不复往日的稳重。

能使房玄龄如此失态,想必,肯定是一件大事,而且可能对赵家军有利。

“好,好,好。”

怀着这样的想法,赵志接过信翻开一看,随即,连声叫了一个好。

“立即召集所有的文臣武将即刻前来议事。”

压下那一股子的兴奋,赵志明白,他毕生追寻的志向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诺。”

房玄龄快步走出府邸,立即去传达赵志的命令,显然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天下可期,帝业可成!”

仰望着万里晴空的蔚蓝色天际,赵志静静站立着,华夏大好河山将由杨姓更换为,赵姓!

信上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造反,并切断高句丽前线的所有后勤补充,已经和隋帝杨广彻底撕破脸皮。

赵志这才猛然想起来,第二次远征高句丽的撤离原因,确实是杨玄感起兵造反,隋帝杨广不得不回师。

在历史上,杨玄感确实曾率军攻打东都洛阳,倘若不是一步错,步步错。

那么,杨玄感绝对能给予大隋致命的一击,其国运将提前几年结束,没有半点夸张对成分。

统帅府内,众人分坐两边。

文臣一列,褚遂良,房玄龄,长孙无忌…

武将一列,李靖,裴仁基裴元庆父子,苏定方,尉迟恭…

一时,人才济济,集聚一堂。

“主公,此乃千载难逢的时机,我军必须抓住这一战机。”

新加入赵家军的长孙无忌当先出列,清亮的眼睛里,折射出一道精光。

“主公,杨玄感无非有三个战略方向。”

“其一占据涿郡切断远征前线军队后路,其二进取关中长安奠定帝王基业,其三攻取东路洛阳威震天下这一路。”

比起三个手指头,房玄龄指向地图,笑着说道。

“那么,杨玄感会选择哪一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