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章 出门看黄历(1 / 2)

加入书签

徐述之被问的有点懵, 啊了两声才反应过来“你说她们啊!她们刚刚路过, 见到我打了招呼,然后说附近有几条路该怎么走, 我给指了一下路。然后又问到你,我就说你在这边, 她们说过来跟你打个招呼。”

孙静言哦了一声, 确实是只打了个招呼, 好像不知道要跟孙静言说什么才好似得。

“怎么了?跟你说什么了?”徐述之还以为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孙静言摇头“没有哇,就是问问。挺奇怪她们怎么在这边的。”

“华清云说是散步过来的。”徐述之不在意地说。

孙静言很想问一句,你真的相信是散步吗,不过这个问题好像并没有什么追究的意义, 追问下去反而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于是她说“哦, 那应该走的挺远的, 咱们这附近都没什么房子呢!这大热天的, 希望老人家别再中暑了才好。”

徐述之点头说“是啊。”

太阳渐渐朝着中天行去, 气温也越来越高了, 于是大家就收拾着准备回去了。

女孩子们取了不少吃的来, 本来没吃掉多少的,被这群男生一阵扫荡,也吃得差不多了, 回去的时候也没剩什么了。

“幸亏你们在这附近野餐, 带了不少食物, 不然我要饿惨了。”有人吃着面包说。

“也是, 要是你们不来, 那么多东西我们也要自己拿回去呢。”

大家说说笑笑地朝着住所走去。

这天孙静言没做什么事情,正好有闲心,便问大家“你们今天想吃什么?我可以下厨做几个菜。”

“哇!真的吗?”

“当然真的了,一直没机会做,刚好今天也比较闲,没觉得累,可以给大家做下,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给大家做了。”

虽然经常会跟朋友们聚在一起,但是每次聚在一起的人都不一样,这些法国的同学年底就要回去了,时间说快也快,到年底也只是眨眼的事情,以后说不定没有这么合适的机会了。

程颖慧立马举手“我,我点菜,我要水煮鱼!”

其他的中国同学见机也开始说自己想吃的。

孙静言让大家安静一下“我一个人下厨的话,一次做四五个菜就极限了,做太多我怕我有点忙不过来。然后呢,我想照顾一下各位法国同学的口味,免得他们回去以后,回忆起中国,都是学校的食堂,觉得中国没什么美食。”

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学校食堂绝对是算得上黑暗料理了。

孙静言继续说“中国和法国都是美食大国,未免以后他们对咱们中国美食第一的名头不服气,所以今天给他们露两手了。”

具有爱国情怀的同学们当然都表示十分赞同。

“如果不够的话,咱们还可以再点一些别的菜,让餐厅那边送来。”

大家点头表示可以。

不一会儿,大家就商量出了菜单,想到外国人比较喜欢酸甜口的,所以孙静言计划做个糖醋里脊,再做一个咕咾肉,然后应同学们的要求做一个红烧肉,然后还有程颖慧的水煮鱼,最后让夏言点,夏言想了想,点了个宫保鸡丁,孙静言笑了笑,表示了然。

这五个菜由孙静言掌勺做,十多个人五个菜肯定不行,所以其他的菜式都是点的,让餐厅方面送过来。

厨房里的用具倒是一应俱全,调料也差不多都有,如果没有的话,餐厅方面会在送食材的时候顺便一起送过来的。

大约二十分钟以后,餐厅就将他们点的食材都送来了,点的菜会晚一会儿送到。

孙静言穿上围裙,开始下厨。

法国的同学都很好奇,中国人下厨是什么样子。

于是好几个法国人挤在厨房门口,看表演似得看着孙静言下厨,孙静言都感觉有些压力山大了。

餐厅送来的食材都是处理好了的,不需要切不需要洗,只需要孙静言自己腌制并且下锅炒就可以,倒是很方便。

孙静言检查过食材以后,觉得挺满意的,食材都挺新鲜的,而且厨房大厨的刀工也比她好一些,所以切出来的菜也比较好看。

很快孙静言开始做菜了,几个法国人在厨房看着,觉得十分新奇,毕竟两国的烹饪方法,太不一样了。

因为不用自己切菜洗菜,连炒锅都有好几个,不用重新洗,所以孙静言很快就做好了五个菜,在她做好菜之前,餐厅也将其他十多个菜送过来了。

满满的摆了一桌,看上去就十分有食欲。

跟法餐不同,中餐就是一起上桌,然后大家一起吃,礼仪也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多。或许当年王公贵族们吃饭的时候,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礼仪,只是没有落地到普通人中间而已。

果然,咕咾肉、糖醋里脊、红烧肉这几道甜口或者酸甜口是最受几个法国人欢迎的,夹了一次又一次,很快就将几盘菜都吃完了。毕竟他们也不爱米饭,所以几乎是在光吃菜了。

不过孙静言注意到,布鲁诺跟别人不太一样,他吃那道宫保鸡丁吃得最多,孙静言暗暗思忖,夏言果然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系列,都记得要了人家最喜欢的菜了。

不过布鲁诺虽然是个浪漫的法国男生,但是很显然也是粗线条的人,显然没注意到这道菜是夏言给他点的,要是知道了,估计能乐的上天了。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有人提议等回去后面的草地上玩球。

中法两国的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就非常明显的是,他们玩的运动特别多,许多人都会好些项目,可能不是很精,但是都能够上手。而且他们极少考虑一种运动的危险性,感觉好玩就去玩,不用管那么多。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人家显然十分享受那种参与的过程,至于表现的好不好,结果如何,大家并不在意,好像输赢只是一个规则,而不是一种结果一样。

跟法国交流生相处了那么几天,孙静言深切地感受到了双方的不同,不论是生活习惯上的,还是思维方式上的,还是文化上的,当然,发现了共同点的时候,也会觉得十分惊奇,原来你们也是这样的。

因为这样的周末聚会度假,让孙静言更加期待徐述之说的那个夏令营了,到时候不仅有法国的,还有世界各地学生,不知道大家聚在一起,会有怎么样的碰撞呢?

下午午睡了一会儿,大家聚在后面的草地上玩了一会儿球,到点以后,就回去收拾行李了,两天的假期也是到此结束了。

对于孙静言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轻松的周末,平时的时候,她都是十分忙碌的,整个周末都安排的满满的。

景区安排专门的车子送他们回去,可以送到家,也可以送到指定的地点。

在回去的车上,还贴心的发了一个汉堡,为的是让没来得及吃饭的他们不会觉得饿。

上车的时候,夏言身边的位置被布鲁诺抢了,程颖慧拉着玛蒂坐在了前面,孙静言身边的位置自然就是徐述之的了。

“你觉得怎么样?这个周末好玩吗?”徐述之问。

孙静言调整了一下坐姿,说“很好,很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机会,虽然我是农村长大的,但是以前从没体验过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觉得挺好的。”

徐述之说“你觉得不错就好。”

“哦,对了,你回去以后记得给我发夏令营的资料。”

徐述之爽快地说“当然,这个事情我一直记着呢!”

孙静言本有点晕车,徐述之一路陪着说笑聊天,两个人聊了聊跟这些交流生近距离接触的感受,发现两个人的感觉差不多。

不过徐述之倒是比孙静言要好一些,因为他以前就接触过一些国外的同龄人,对一些差异和共同点,已经了解并接受了。

徐述之还说了一些自己跟其他的国家的人接触的事情,法国人虽然是欧洲人,但是来自欧洲的人又都不太一样,而美国作为传承了欧洲一系列特点的国家,在很多方面又有些不一样。

孙静言听了,也觉得十分有趣,说“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这个群体,到了不同的地方,都会生出不同的特性来。”

徐述之说“确实是如此,而且随着时间的变迁,哪些特性还会发展变化,这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不过这个问题就是社会学方面的了,等以后上大学了,可以选修个社会学方向的课程。”

孙静言有些认同地说“那应该挺有意思的。”

徐述之说“大概吧,不过上课总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很多事情总感觉是真正去学习了解的时候,就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了。

孙静言歪着头想了想,说“应该还好吧,可以尝试一下。”

在愉快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地,本来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感觉很快就过去了。

等到车到了市区的时候,第一批同学下车回家,孙静言还有些恍惚“这么快就到了啊!”

徐述之说“到了,到家应该还天亮着,等会车到你家门口停吗?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孙静言忙说“那倒不用了,这车在我家门口停的,你直接回去吧!”

徐述之说“好吧,那我明天来接你?”

孙静言点头说“好,那我们明天见。”

下车的时候,孙静言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朝夕相处了两天,这样短暂的分离竟然就觉得有些舍不得了,自己竟然陷得那样快。

感情果然是不受理智控制的。孙静言的默默地想。

晚上回到家里,孙静言就在网上收到了青青草发来的好消息,她的新书和翟鑫的书,都卖的很不错,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好事,因为很快初中的教辅资料就要上市了,铺货还需要一笔资金,这两本书卖得好,赚的钱正好能够补这个缺,这也是青青草加班加点的工作,赶着将这两本书出版的原因。

青青草知道,自己所在的小说出版部门并不受社长的重视,是因为孙静言才成立的,如果不能够证明这个部门的价值,不能够证明赚钱的能力,就很可能会被冷落下去,然后发展起来的希望就渺茫了。

孙静言本就心情愉快,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更好了“真是太好了,能够卖得好就行。”

青青草也很高兴,说“是啊,你的书卖得好我不奇怪,重点是翟鑫的书也卖得不错,他一个新人,虽然销量只有你的一半,但是也很了不起了。你说的很对,他确实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故事看得人欲罢不能。”

孙静言说“能够有你这样的评价,我也就放心多了。我虽然看好他的故事,但是毕竟对市场不像你那么了解。”

孙静言也没忘了青青草的功劳。

青青草说“你看好的,肯定不会差。这两本书卖得不错,我虽然放心了一些,但是你们都不是我自己挖掘的作者,我的压力还是有些大。”

“你过年的时候不是说有几个不错的吗?现在怎么样了?”

青青草说“别提了,现在都没进展,有的是一时兴起写的,没灵感就不想写了,有的是没时间,有的是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变动……总之原因太多了,许多都不太想写了。”

新入行的就是有这样的风险,随时都可以放弃这样的事情,因为写作还是被认为不稳定的事情,不如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来的好,哪怕写作可能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孙静言有些同情青青草了,她肯定觉得很失望。

“你别难过。或许你可以转变一下方向,比如说去网文界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适合出版的。”

青青草回复说“我尝试了,事实上就像大海捞针,有些有点名气的作者都看不上咱们出版社,而小作者的文,有质量的不多,要花很多时间去挖掘。”

孙静言明白了,时间成本有点大,青青草忙不过来。她现在工作量可不少,然而她手底下没什么人。

“嗯,那这事儿要等等了,下半年我会让赵叔叔给你招两个人的。”

青青草回答说“谢谢。”

孙静言说“不用,你跟我还这么客气。”

青青草看了,不由得笑了笑,自从她换了工作以后,许多人都觉得她有些蠢,从一个那么大的出版社,换到了这样一个小出版社,肯定是不如以前有前途了,就算是现在钱多一点又怎么样,将来肯定是不行的,小出版社有倒闭的风险啊!

青青草也觉得有些荒诞,可是她又觉得,有孙静言在,出版社还是有希望的。

有时候看到空间里,以前的朋友同事发着去哪儿玩,吃什么好吃的,买了什么奢侈品之类的事情,她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她决定还是坚持下去。

关掉和孙静言的对话框,青青草呼出一口气,打开文档继续工作。

第二天一大早,徐述之就来接孙静言返校了。

再见到徐述之,孙静言也露出如花般的笑颜,她如今看到徐述之,就感觉满心欢喜了,就忍不住笑起来了。

“竞赛的成绩很快就要出来了。”徐述之说。

孙静言说“是啊,不过你应该不紧张吧?”

“我紧张。”徐述之认真地说,孙静言惊讶,徐述之又说“我紧张你的成绩。”

孙静言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我有那么不可靠吗?”

徐述之说“不是不信你,而是怕看到你不高兴。”

对于这种级别的甜言蜜语,孙静言已经能够轻松应对了“好了,我知道了,像我就不担心你,因为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比赛能力,肯定能够拿个一二之类的名次。”

徐述之被反撩了一把,还有点不敢相信,这姑娘现在是越来越大胆了啊!

过了好一会儿,徐述之才回答说“谢谢你的信任,我感觉好多了。”

孙静言得意地翘了翘嘴角,其实这件事也不是那么难呢!

回到学校以后,学校一如既往的平静忙碌。

六月初一过,高三的中考也考完了,所以学校少了一个年级的人,人也显得少了一些。

对于市一中来说,每年的高考升学率之类的,是不用很担心的,主要是要看升上重本和一本的学生有多少,又有多少学生考上了1、2的名校之类的,当然,出国留学也是占了相当的比例的。

高三的人,孙静言也认识一些,不过认识的不多,主要是因为高三的人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比较少,孙静言比较熟悉的是原理,不过她也不好主动去问人家考的怎么样。

星期四的时候,孙静言突然接到原理的信息“周末有没有空可以见见你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