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谏言皇帝在次召见,问起了长生的看法……(1 / 1)

加入书签

皇帝在次召见,问起了长生的看法,长生回:“依臣之见,臣认为要讨伐吴国前需先做好前期准备,而这前期准备又分为几部份

一.人口与征兵部分,我大齐历经多年抗吴,导致男丁人口每年都有大部分的损耗,而征兵又补不及损耗,若长此下去恐怕会有更大问题,臣认为扩充人口为其中一重

最简单的方法是,大批婚娶,新娘来源就更简单了,皇上可由每年都有大批出宫宫女中询问是否有意愿嫁至边关军户;也可允许寡妇改嫁边关军户,朝廷保障不会因此遭告淫佚;也可让贱籍着嫁,凡贱籍者嫁至边关军户生下儿子者孩子与母亲皆为平民籍,以上数种由朝廷保证若受到委屈朝廷会替他们讨回公道;另外女犯及罪官罪民被牵连女眷也可问是否愿意嫁至边关军户者,若是愿意者可以免其刑,而且不贬为贱籍,但若逃跑者罪加一等

以上皆由朝廷提供嫁妆,而正服役内的将士兵丁新婚一年内可每半月放次假,新婚3年下者可每月一假(要知道边关晚上有宵禁,除了睡觉或闲聊外,那就只剩增产增产报国了),但不得离开军营一定范围

由此数年后朝廷征兵可直接由边关军户征,相较于非边关军户,边关军户较不抗拒戍守前线

二.钱粮

钱部分,臣认为该促进商业之交流,以利钱的流通,并强我大齐命脉

还可以由各村里乡县募捐,凡捐款者一律载入该地县志,捐银到一定金额者可载入郡志.更多金额者可载入州志,另外每年结算后由当地村里长.县令.太守.刺史公开表扬捐款最多之前三或前五者

来年由朝廷于各地府衙公开民众所捐之款项用途

粮部分,臣是建议可在每军营不远距离内划一农田或一地给该兵营,地的大小该由兵营人数而定,可由伤退兵丁屯田或军眷饲养可食用动物或马匹食物

三.其它

1.朝廷可在边关设立学堂及遗孤院,无论是否战亡,凡现役将士官兵之亲生子嗣6岁起可入武学堂就读至15岁,所有花消由朝廷提供,早晨至军田帮忙,午后上一个时辰的书,接着开始习武强身健体,习字时无须用纸,可用木盒及沙制成沙盒学字

女童则可在在女学堂学习一些女人家该会之技能

2.军需

可由朝廷将布料送至边关由女眷缝制,一来这些女眷比任何人知道那些衣物很可能会由自家男人或家人穿去,会比那些贩售商户用心,二来也可给些进项」

讲了许久,长生停下缓口气继续:“针对大商户部分,每年可由朝廷出面接受捐银捐物捐粮,在许以些好处,例如捐款百万两以上者,载于国志,捐五百万以上者每年前三名可得描绘皇上墨宝的锦旗,捐一千万两者可得皇上墨宝供奉,每捐银三千万两者可获得皇上赐宴与皇上共进晚膳,而一千万两与五百万两准以用累积方式

3.军队训练及必须依照士兵适性,明明有些兵比较合适冲锋,可是偏偏是箭兵、有些明明适合使刀偏偏是枪兵,臣以为应视该兵适性来安排,而非缺什么补什么

当然臣知道臣说的这些关重大,若皇上相信臣,臣可以先行于一地行改革,若是没有人阻碍,一年后定会有结果”

仁康帝没有马上给响应,而是思考着该把长生放在哪个位置上会比较好?人康地看了看奏摺上的開缺,最后决定让長生先到山西;一來山西北接北虜、西與吳國隔江相望、南與帝都所在的河南相接,更重要的是他前有边关驻防军、后有朝廷军,若他有异心,两军包夹,任他是天龙转世也无力回天

仁康帝:“爱卿,你就到山西長治大營任游擊將軍,領兵三千,全权属理军务,不受山西總督节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