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人心散了(2 / 2)
阿海随意拉了一把椅子,说道:“现在大本营的风气有些不对,人心要散了!”
李明勋神情一下严正起来,目前社团正处于升期,刚刚确定了体制,应该说是人心最团结的时候,社团的利润在扩大,不断取得胜利,有什么原因能让社团fēn liè呢?
阿海叹息一声,认真的解释起来,原来李明勋去了北方之后,一个谣言开始在大本营和靠近大明的几个行政区开始散播,其言,大明朝廷有意借着此次社团北抗虏,招抚社团,而元老院也有受抚之意,届时社团的元老、管事等大小头目都有封赏。
谣言在社团之不胫而走,不少人在打探自己在这次招抚之能得到什么样的官衔,很多人已经憧憬着官袍加身光宗耀祖了。
李明勋听了阿海的话,一时有些束手无策,他心生出一阵无力的感觉,不管这谣言是有意传播还是无心之失,却是真真切切的打在了社团的七寸之,现在的社团不怕开战不怕竞争,怕的是大明朝廷递给的告身。
如今的社团,绝大部分是华人,华人之的绝大部分是从大明迁徙过来的新移民,这些人之所以愿意成为社团的一员,是因为社团能给他们在大明得不到的一切——金钱、土地和尊严,一个技艺娴熟的匠户在大明只是盘剥的对象,但是在社团可以获得月薪五两土地百亩的好待遇,社团的土地没有朝廷的苛捐杂税,没有士绅豪强的盘剥欺压,却有着无数的机会,在这个团体之,或许存在着任人唯亲,但是绝对不会因为出身而被埋没。
但是人的yù wàng是无止境的,快要饿死的人只需要一碗稀粥能满足,但是吃饱的人想要钱财、女子和土地,当拥有恒产之后,人们会追求名利和地位,而李明勋用了三年的时间,是培养出来一大批有恒产的商人阶层。
社团人,除了西蒙斯等少数泰西人,无一不是受到华传统思想影响,而在社团的前面,还有郑芝龙这个最好的榜样,当年郑芝龙在海拥有千条海船,数万人马,还不是被一个游击的官职给yòu huò住了,那些叱咤东海的豪强,只需要一个把总、千总愿意束手岸。
虽然社团如今的野心大了一些,但是在大部分人看来,郑芝龙既然能当闽海王,那大掌柜李明勋为什么不能当南海王呢,你郑芝龙在福建,社团独霸广东也是了,先掌管一省的军务,插手贸易,慢慢向行政官员行列渗透,不过十年功夫,也成了第二个郑芝龙,而身为社团的一员,自己进可大树底下乘凉,退也能衣锦还乡。
“阿海,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李明勋坐在了椅子,脸色凝重,问道。
阿海似乎早想过了,他说:“除非朝廷肯实封,师傅断然不能岸受抚,社团若是像郑芝龙那般,人心也散了,到时候也能做个守户之犬。但是不得不说,包括老舅和我在内,都有些心动,但是阿海知道,师傅心早有计较,老舅让我留下您,是希望知道,您的底线是什么?”
李明勋看了自己徒弟一眼,不由的微微点头,正如阿海所说,如果社团受抚,加入了大明这个系统,那么凝聚力立刻丧失大半,现在是李明勋为首的元老会控制一切,社团是一个机器,每个人都是面的零件,这些人无论是否心甘,都是随着李明勋的命令运动,但是受抚之后,李明勋不是唯一的选择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备受掣肘,而社团在远处的产业也是保不住了。
而真正让李明勋不会接受朝廷招抚的是当今败坏的时局,如果现在处于嘉靖万历朝,甚至提前十年,李明勋都会毫不犹豫的受抚,借着大明这棵大树,徐徐图之,但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经危在旦夕,这个国家好像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不要说现在被两面夹击,光是蠹虫们造成的内伤,一脚踹下去也是要散架,李明勋可不想自己的事业为大明王朝陪葬。
这个破败的皇朝已经守不住华夏百姓和灿烂的明了,如果自己不挺身而出,另起炉灶,那么真的没有希望了。
如果受抚,社团的资源要投入到原泥淖一般的战事和无休止的党争之,与其这般,还不如投入到海外,为这个明争夺一块生存的空间。
李明勋轻轻的拍了拍阿海的肩膀,郑重其事的说道:“对于大明朝廷,我们真正顾忌的是香港和崇明两个据点,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阿海,即便是放弃这两个据点,我也坚决不会受抚。”
“可是师傅,您考虑过这会对社团造成的影响吗,我们从哪里获得移民和大明的商品呢?”阿海皱眉问道,他可没想到自己的师傅决心如此大。
李明勋说道:“贸易的魅力在于,只要利润足够,会有人为此献出生命,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走私来获得商品,至于移民,阿海,东方不止大明拥有勤劳踏实的百姓,朝鲜也不缺,如果我们被逐出了大明,完全可以抢掠朝鲜、辽东甚至大明的北方,我不想和大明王朝撕破脸,但并不代表我不敢。”
“我明白了师傅,您的话我会原封不动的说给老舅听的,另外,老舅让我告诉您,希望您直接去广东去面见沈大人,没有必要无需在大本营出现。”阿海最后说道。
李明勋微微点头,他知道林诚的意思,自己给不了社团人想要的,与其回去闹出矛盾,还不如暂时避开,李明勋微笑对阿海说道:“林老哥说的没错,暂时避一避也没关系,但是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我会解决这个麻烦的,对了,告诉老哥,对社团的高层和重要岗位监控起来,我倒是要看看,社团之,谁敢第一个戴乌纱帽!”
“这么说,师傅有法子了?”阿海情不自禁的问道。
李明勋哈哈一笑,说道:“当人面对yòu huò的时候,总是习惯把事情往最好处想,这些人眼睛里看到的全是郑芝龙的权势和威风,但是却忘了,大明的海商前辈,郑芝龙这般枭雄寥寥无几,汪直却是皆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