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6章百口莫辩,坐实罪名!(1 / 2)

加入书签

皇上表面上一直信任着齐家一门的忠心,对于齐家父子提出的任何要求,他都会尽可能的满足。因为他有足够的把握,这也是他最后的一击,他必须成功。

三爷也是气势汹汹,拎起了安元丰的领子,对着皇上说道:“皇上,我朝有规制,以民告官,要经历仗刑方可,可此人身体完好,不像经过仗刑。”

不等皇上发话,那郑翰盛就先一步说道:“此言差矣!安元丰并非原告,而是人证。既然不是以民告官,便不需要经历仗刑。”

三爷无奈,毕竟这一点上,他是说不过了。

三爷把安元丰一推,安元丰踉跄一下,坐在了地上,整个人都在发抖,他不知道今日之后,自己的结局会是如何。

“既然是证人,那你倒是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三爷厉声呵斥,“当着圣上和百官之面,如有半句虚言,哼,必然不得好死。”

“安公子,不要怕,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圣上面前,自有公断。”郑翰盛把安元丰给扶起来。

“是,是,是是……”安元生用袖口擦着额头的汗珠,声音颤颤巍巍的。

安元丰眼睛无神,似乎很空,但他却没有忘记先前背下来的说词,“昔日里,我被发配边境,正巧是在开战地区,机缘巧合之下,在军营做了杂工。几个月前,因大风雪天气,我半夜醒了,怕几个将领的帐子被风雪给掀漏风,就带着工具修缮。没想到恰好听到齐帅和三爷在秘密议论。我也是读书人,中过秀才,不是完全无知之辈,他们说的事情,我大致明白一些,三爷说什么‘他本是皇族血脉,论才干功绩远超皇上,皇位该是他的’,齐帅还说‘江山是他打下来的,却没有给他封王’,他们还说‘南笙国皇帝为人宽厚,条件开的不错’。”

“一派胡言!”齐帅吼了一句,青筋暴起,恨不得要杀人。

安元丰跪在大殿上,“不敢欺瞒皇上。”

“你听见了?何人为证?”三爷冷静下来,继续追问,“难道就凭你一个人的片面之词,就要给我扣上通敌的罪名?”

“当时,我不小心掉了工具,你立马要杀我灭口。三爷,你难道忘了吗?”安元丰开始飙演技了,“多亏了慕容尚书突然出来,我才保了一条小命。但我不想看着你们做出此等恶事,便一直寻找机会逃回京里,想要把此事公诸于众。而三爷你……你竟然派人到处拦截。此事大可以去调查,如果不是怕我泄密,为什么要四处拦截于我?”

三爷握着拳头,他没想到自己只是为了保护安小月,才安排人寻找安元丰,拦截他回京,竟然也成了通敌的一条佐证了。

慕容尚书立马站出来作证,“启禀皇上,此事微臣确实有印象,齐帅一向对待士兵宽厚,不会平白无故杀人。那日微臣救下这安元丰,细细盘问,他跟微臣道出实情,微臣不敢相信,不敢轻易冤枉了功臣猛将,只能暗地里调查,并且藏好了安元丰,不让他被灭口。”

“是,慕容尚书对我有救命之恩啊!”安元丰几乎是带着哭腔。

慕容尚书继续说道:“皇上,微臣身为监军,势必要替皇上、替朝廷办好差事,主帅谋逆,即便是捕风捉影,也必须调查,更何况安元丰言之凿凿。经过一阵子的暗访,才拿到了那些书信密函,证实了齐帅父子通敌卖国的大罪。”

皇上一言不发,就一直用手撑着额头,表现出很纠结痛心的模样。

“安承业,你又看见什么了?也说出来吧!”慕容尚书催促道。

“我看见……看见三爷在……在边境跟南笙国打扮的人见面。差不多是……是刚开春的时候,二月里吧!那时候流放,也不记得日子,只知道是很冷。”安承业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