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小看(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百一十一章 小看

方才发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场闹剧,闹过了,自然也就过去了,而殿中三人,彼此心照不宣,谁都不会再去提起。

庾子惠放开了心胸,自然也就敞开了心扉,便把当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都说与了宇文舒知晓,却再闭口不提什么请罪的事。

而宇文舒那里,听了这样的一番话,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些不舒坦,更兼别扭的。

就像是庾子惠先前所想的那样,他是皇帝,是九五至尊,掌生杀大权,说一不二习惯了,突然有一天,发现身边亲近的人,瞒着自己,自作主张,且事关贪墨,又是他生平最为痛恨的事情,这怎么可能会完全毫无芥蒂呢?

只不过宇文舒也能想得明白。

打从一开始,郑檀道的名字,之所以能叫庾子惠抹去,一则是庾子惠还了这个人情,二则,也是最要紧的,庾子惠心里头,到底还是顾忌着郑度之手上的,关于先帝留下来的那一道恩旨。

时至今日,数年过去,连他都不知道,先帝究竟留给了郑度之怎么样的一道旨,每每想来,心中都迟疑许久。

从前他也想过,郑家如果有一天,犯了事儿,先帝的那道恩典,究竟能不能为他们挡风遮雨呢?

可是他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便索性也就不再去想了,那也不过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但今天,庾子惠说起来,他便立时又想到了那样东西。

而一切其实和他料想的差不多——

其实郑檀道涉及贪墨案,他一个襄阳别驾,所贪必定不在少数,一旦崔长陵将他的罪状呈送御前,依着他的性子,郑檀道十有八九是活不成了的。

他痛恨贪墨,更痛恨官员贪污,致使百姓生活贫苦,这些当官儿的,就该拉出去砍了,才顺应天理,才能安抚民心!

可是郑度之呢?

郑度之一开始打的主意,分明就是逼着他,不得不放了郑檀道。

罢出朝堂,永不录用,听起来是极大的惩处,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郑檀道本就出身荥阳郑氏,是家中嫡子,就算有朝一日,他被罢出了朝廷,可他那一世的富贵,又有什么人能夺走了不成?

他又不是宗子,即便会在一段时间内,连累了郑家的名声,可经年过去后,谁还会记得这段往事呢?

甚至说难听了,只要三五个月,襄阳的案子查清了,真的闹开了,谁还有心思去管一个郑檀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