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力承担(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力承担

崔长陵眉心突突的,眼皮跟着一起跳,心一个劲儿的往下沉,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死死地攥着他的心头肉,动一下,便是痛苦万分。

天子一怒可伏尸百万,可眼下又算什么呢?

如果换做旁的什么人,他不得不承认,陛下所说的这个法子,是极好的,不……是眼下最好不过的,能解众人之困。

王家父子是不能去朝的,陛下还要重用他们,这么些年,他们各司其职,谁的差事不是办的极好?

陛下好不容易把王家父子扶持到了今天的地位上,怎么可能就此叫他们去朝,回到太原郡,从此再不许入建康呢?

可是郗衍之已经把事情闹大了,朝臣的眼睛都盯着看,即便是贵为天子,也不能这样明目张胆的袒护王家,不然岂不是伤了百官的心?

人家也都是兢兢业业当差办事儿的,可架不住王家父子得天子宠幸,连欺君之罪,都能不获罪,他们这些人呢?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到头来,还不知会如何,或是一句话说错,或是一件事办差了,灭顶之灾就到了,惹得圣心不悦,贬谪出京也有可能,还比不上人家一根手指头,换做谁,能不寒心?

天子不能这样子,他要朝堂安稳,要人心稳定,这事儿,就不能这般不了了之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好的法子,便是谁也不懂,单拿了王羡来问罪,将此事了结便是了。

对外头,只管说,王家父子压根儿就不知情,就连他,也是蒙在鼓里的,王羡这个女郎,小小的年纪,厉害的不得了,将他们所有人都蒙骗过去了。

其实朝臣心中也明白,王羡好端端的一个女郎,是他王家的嫡女,怎么可能瞒天过海,出了府,在尚书令府住了大半年,又跟着他一去襄阳数月,而不为人发现察觉,只不过陛下的态度摆在那里,也的确是杀了他王家女郎,这事儿自然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便是背地里议论一二句,日子久了,也就过去了。

“官家此举……此举甚……”

甚好二字,崔长陵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犹犹豫豫的,一横心,又叩首拜一礼:“臣以为,此举不妥。”

宇文舒高高的挑眉:“哦?你觉得,如此不妥吗?我本想着,杀一个王羡,堵住朝臣们的嘴,王家父子,仍旧回朝当值,也不过受些非议,有我压着,日子久了,也就过去了,怎么你一回来,反倒觉得不妥呢?”

“臣只是觉得……”崔长陵一时觉得头皮发麻。

他一向是善言辞的,无论是与大儒清谈,还是在朝上舌战群臣,他从没有觉得,哑口无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