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嘴巴(2 / 2)
等天子驾临,百官分列两班,各自站定住了,宇文舒往宝座过去,一一扫过殿下站着的人,沉了沉声,叫了王钊站出来,百官揪起一颗心,扑通扑通的,把目光纷纷投向王钊身上去。
可是天子金口一开,说出来的话,却叫他们惊愕不已。
怎么到头来……
那头似乎有人想动,可身形刚一动的时候,身后站的人一把把他拉住了,没站出去,话自然也就没机会说出口,眼下没机会,今后,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宇文舒那一只手撑着脑袋:“有些时候啊,我一直都在想,你说你们这些人,大半辈子,忙前忙后,除去为朝廷奔波,余下的,不就是为了你们自己?不论是门阀士族,还是寒门小户,入了朝,当了官儿,日子久了,想给家中子侄谋划个一官半职,我呢,看在眼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要说起来,有些人,做的过了,你们都是朝中重臣,责罚谁,我都于心不忍——王家女郎入了廷尉府,几次差事办得如何,你们有目共睹的,往后啊,再想往朝里塞人进来,你们也好好掂量掂量轻重,甭哪一日真把我惹急了,谁也别顾着这份儿脸面和体面了。”
他说起来像是无关痛痒的一席话,可字字句句砸在百官心上,尤其是如陈荃之流,鬓边早就盗出冷汗来,等到散了朝,出了太极殿,把手往身后一背再一摸,竟连后背都湿透了。
天子威严不是说笑闹着玩儿的,这一番实则是警告,也许其中是有猫腻,可是他们这些人,再不敢深究了。
陛下出面,这事儿圣人大包大揽的,全说是她的旨意,谁再多做质疑,那便是质疑圣人,总之王家女郎命好,有谢皇后为她平息这次的事端……
先前她入尚书令府,入廷尉府,建康城中的老百姓说起来,哪一个不夸她命好的——生于门阀士族,又做了崔不问的学生,小小的年纪入了廷尉府,得陛下器重,俨然一派新贵得宠的姿态,如今更好了,连谢皇后,都极欢喜她,这位女郎,前途不可限量。
至于王家父子,一场风波过去,朝中从来不缺见风使舵的小人,这会子父子几个才出了殿门,便已经有那些个小人巴结过来,王钊素日里不待见他们,自然没什么好脸色给他们看,到头来,还是要王遥之兄弟来应付。
崔长陵出来的要慢一些,远远地瞧见兄弟几个的背影,想了想,没有跟上去,反倒越发放慢了脚步。
身后温子璋叫了声令君,凑上前来,看看他,又顺着他目光望向王家兄弟,抿起唇来想了想:“昨儿后半天,内子入宫,从圣人那儿,听来一些话,回了家,同我说起来,令君你待王家……王家那位小娘子,令君当真是……”
这种事情,总归他是不好意思摊开来说的,崔长陵猛地回头——谢皇后和荀嬿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么大的人了,怎么拿旁人儿女情长之事来说嘴?
他面露不悦之色,却又唯恐叫温子璋误以为他心中怨怼中宫,便稍稍收敛:“当真,只是我尚没有想好此事怎么与王家开口,你虽知道了,却不要四处声张,至于荀夫人……”
他眯起眼来,温子璋也是一点就通的人,当下明白他的意思,哦了两声:“昨日我就交代过她,这样的话,出了门,断不可与旁人说起,她记住了。”
记住归记住,荀嬿那张嘴,实在是太不牢靠,这事儿怕是不能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