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一章挥鞭子(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一十一章挥鞭子

细长的银柄鞭子,带着浅怒低吟,似呼啸着,划破了廷尉府大堂的静谧与安逸。

这堂中人傻了眼,郑懋一声惊呼来不及收住,便已然瞧见陈荃左侧脸颊上多出一道红印子来。

陈荃怒目而视,到最后,却全都化作了敢怒而不敢言。

这鞭子好看,手柄好看,顺势再看过去,握着银色雕了忍冬纹手柄的那只手,尤其的好看。

那只手,坐在尚书台时,过的是天下大事;坐在灵境台时,过的是经史子集。

许渡看过了大夫,伤势好了很多,人还有些虚弱,但气儿是早就顺了的。

他从没见过崔长陵与人动手,这是个文人,便是性情时有乖张,偶有不好相与之感,也仍该是个儒臣。

他讶然而又感到平静,好似这就该是崔长陵。

陈荃咬紧了牙关:“令君这是何意?跑到廷尉府的大堂上,出手伤下官,是哪里来的道理?便是下官有什么使令君……”

“陈荃,你这个廷尉卿,我看是做的难受吧?”鞭子盘在手上,崔长陵丝毫没有要收起来的意思。

他低头看了眼手中长鞭,连多看陈荃一眼都觉得多余:“太原王氏的郎君被歹人掳走,生死未卜,你这个上官,做得好啊。”

陈荃倒吸口气,哪里还顾得上脸上的疼,一时把目光便落在了许渡的身上。

许渡感受到了他的注视,低叹了一回,将事情始末缘由大概与他讲述了一番。

然而却果真不出崔长陵所料。

陈荃听完了这番话,眉头紧锁,登时拍案而起:“一队的衙役皆丧命,宪之如今下落不明生死未知,许渡,他们为什么独放了你?为何只有你,毫发无损的回了城?”

“毫发无损?”许渡惊讶之余不免愤懑,侧目去看崔长陵,“令君,下官是不是毫发无损,令君应该看在眼中吧?”

崔长陵挑眉看他,那意思倒像是在说——你瞧,我说的一点也没错。

他这会儿早从得知此事时的愤怒中找回了理智,尤其在见过了王遇之之后……要说起来,王家人的教养真是令人佩服,这事儿换做他,宫门口就会大打出手了。

事情算不到他头上,但人毕竟是交到他手上的,现在人出了事儿,王遇之这个做兄长的,能沉得住气,固然有谢泠从旁劝着拦着的缘故……

念及此,崔长陵心下不免动容,终究还是觉得在这件事上,对不住王家。

“陈荃,出了事,你又有没有错处呢?”

崔长陵的一声反问,霎时间令陈荃哑口无言。

他有什么错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