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八章圣旨下(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五十八章圣旨下

对于此事,宇文舒是不是真的早有了决断,外人已不得而知,毕竟他也没再应庾子惠的这一问,只是笑而不语,另又嘱咐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便叫他去安排接下来的事了。

庾子惠便知他无心多提,只怕还是事关广阳王,他实在不愿多说,每一个字,都是往他心头扎的。

而要说这个事情,庾子惠是真的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那天他打从宫里头出来,直接就回了家,哪里都没有再去,可是到了后半天,就有了御史上折弹劾,参的是南漳县一众官员的贪污案情,最要紧的,还是以南漳县令为首的。

襄阳郡历来富庶,底下的官员多多少少捞银子,其实在朝为官的,没有不清楚的,但不闹到明面儿上来,谁也不会多嘴说什么。

是以这道折子一递上去,天子雷霆震怒之余,给尚书令崔长陵下了旨意,令他三日后启程赴南漳县,亲自主持,彻查南漳等一众官员。

这旨意下来,朝臣更是傻了眼了。

这算什么?合着满朝文武,就指着一个崔不问了吗?

京中徐家和王家的案子尚未了结,涉案的那伙子歹徒还关在廷尉府的大牢里,崔长陵他是领旨调查的人,现而今案子没有盖棺定论,一转脸,又要把他调到南漳县去?

南漳县闹的再厉害,贪的银子再多,穿破了天也只是个县令犯了事,况且和当年蒋之行犯案还大有不同,如何就要劳动堂堂的尚书令亲自往南漳?

可是谕旨明发,这些人再怎么不解,却也无人敢去触这个霉头,皇帝正在气头上,现在进宫去进言,说什么不当派尚书令前往,那是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倒也不了了之了似的,众人不过是各自悬着心,比平时更多出十二分的小心来办差,生怕哪一样出了错,一头撞在天子的怒火里,惹火烧身,下场惨淡。

再说崔长陵那里得了旨意时,已经从谢家回了府,他原就是在府上等着这旨意,况且又刻意的避着虎贲中郎将,防着他为了徐五郎君的案子找到尚书台或是廷尉府去。

王羡是和他一起领旨的,后来传旨的内侍又拉了崔长陵往一旁说话,是不叫她和浓墨听的。

等送走了那传旨的内侍,王羡看着崔长陵打从外头步回来,他是面色有些凝重的,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应上去两步:“夫子,南漳县不久挨着襄阳吗?我记得襄阳郡西接南漳县,其实离着襄阳城就不远的。”

崔长陵叫浓墨收好了圣旨,回过神来瞧她头上的小方巾有些歪,上手替她正一正:“是,就挨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