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二章快刀乱麻(2 / 2)

加入书签

其他人不做声,问题出在哪明眼人都知道,关键是谁也改变不了这种状况,相比大魏朝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现在已经好了许多,至少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p>

只听邓浩南又问:“知道谁是两边的带头人吗?”</p>

邵仁福道:“寒门这边名义上以江安义为首,实际上是刘玉善在组织,另一边为首的不明,但是秦海明上窜下跳的很活跃。”</p>

邓浩南起身在堂内来回踱了几圈,停住腿道:“这件事不能再拖,要不然不可收拾。现在情形有如一团乱麻,需快刀斩之。”</p>

语气斩钉截铁,众人为之一愣。</p>

邓浩南不容置疑地宣布:“此事因江安义而起,即便不是江安义的本意,江安义都不宜再留在院,劝其退学。”</p>

凌旭闻言跳起,急道:“山长,你怎么能如此不分青红皂白,这对江安义何其不公,院也白白失去个可塑之才。”</p>

赵兴风面露喜色,施宁忠叹道:“解铃不需系铃人,施某佩服。”</p>

邵仁福没有想到邓浩南居然下此猛药,要知道江安义前来院就本是邓浩南所邀,如今又决意将其劝退,传扬出去对邓浩南的声名可大有影响。更不用说这个江安义是安阳王赏识的人才,和世子相交,与陈弘正为友,邓浩南到底打的什么主意。</p>

邓山长也不解释,继续道:“刘玉善等人今年要参加乡试,按往年惯例要到六月才让他们离开院,现在院出了状况,让刘玉善等人这几天就离开院。”</p>

大家又是一惊,邓山长的刀可够快的。</p>

“秦海明居心叵测,不能轻饶,将其开革出院,不准再踏入院一步。”</p>

邵仁福暗暗佩服,处置三类人,轻重各不同,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毛病来,按照邓浩南的办法,院的矛盾确实能够散于无形。</p>

“邵学录,麻烦你将公告告之诸生。另外,你要郑重地告诉大家,以后发生争端,自按院规处置,如院规上未注明,则由学录裁断,对裁断不服,可以提交聚贤堂,由诸师讨论决定。如果再有私下拉帮结派,以人多为胁,一律开革。”</p>

冯山长的决断很快在院内传开,江安义得知自己被院劝退,有如晴天霹雳,整个人呆了。坐在桌旁,感觉不断地有人来看望自己,说些安慰话,最后叹着气离开。</p>

如同失去了魂魄,江安义觉得脑袋里“轰轰”响着,有点像雷击时昏迷的场景,脑中无数的画面走马灯般地闪过,心中烦闷欲吐。</p>

李世成担心地看着江安义,给他倒了杯水,悄无声息地离开,让江安义一个人清静清静。</p>

静,真静,树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院角的那丛蔷薇开得正艳,听见蜜蜂的“嗡嗡”声了。</p>

江安义想不明白,山长为什么将自己逐出院,当初不是山长邀自己前来的就的吗?在院,虽然没有近距离地接触山长,但江安义能感觉到山长对自己的关心,通过刘玉善拉自己进香社,月考事件中对自己的嘉许,无不说明山长是欣赏自己的,为什么这次山长要这样做呢?</p>

脚步声由远而近,在房门前停住,这又是谁呢?刘学长来了,林义真来了,香社的朋友来了,认识的朋友来了,可是有什么用呢?又改变不了我要离开院的命运。</p>

江安义低着头,不想知道来人是谁。</p>

“江安义。”</p>

声音苍老,这声音曾经那么亲切熟悉,江安义猛地抬起头,一个未曾想过会出现的人就站在眼前。顿时,一肚子怨气化成委屈从江安义的眼中流了出来。</p>

</p>

</p>

</p>

</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