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司徒(2 / 2)

加入书签

“瑞亲王虽然战绩卓著,但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这般年轻就当大司徒的先例,皇上万万不可废了祖宗规矩。”御史大夫周敏只差血谏了。

……

对于以上的种种说法,谢琛只咬牙切齿地扔了一句:“瑞亲王战死沙场,至今尸骨没有找到,朕只是给他一个封号,你们至于吗?朕看你们,就是不想让朕痛快,可怜朕的五哥,为了大周朝落得如此下场,竟然连个名号都不能得到封赏……”

后面的话,他已经说不下去了,手抚在龙椅上,垂目顿首,显出十分伤心的模样。

这是昨个朱太后给他出的主意,反正现在也没人看到谢长安回来,封赏一个死人,会比活人的阻力小得多。

群臣见皇上如此模样,也觉得自个有些过分了,竟然逼得皇上如此难过,有失臣子的忠义。

就算皇上想拉拢那四位节度使,但毕竟人死如灯灭,那几位节度使也会有自己的估量,是自立山头还是加入某个阵营,未必就肯拱卫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有些原本就想答应的臣子,比如兵部左待郎刘一刀就趁机上前说:“臣附议皇上所说,功臣就该奖赏,不能因为瑞亲王是皇室宗亲,就觉得他所做所为应当,有功不赏,会令军士们寒心的,以后谁还愿上沙场?皇室宗亲们谁还肯为国效力?”

明太师的人,礼部尚书王子文斟酌再三也开口了,“臣附议,请皇上封瑞亲王为大司徒,只是朝中有大司马、大司徒却无大司空,三公有缺,不如请皇上一并想想大司空的人选?”

谢琛立刻抬起了头,“太傅、太师、太保原本就和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一样都是三公称号,既如此,就让明太师担任大司空一职吧。”

他的话音刚落地,陈相爷和马尔泰就不约而同地说:“皇上不可——”

谢琛气得站了起来,“你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这个皇上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站起身,如同负气的小孩般,直接下朝走了。

留下四大权臣们自个慢慢角力去吧,反正只要谢长安暂时不露面,他们一定会同意大司徒这个名号,至于明太师能否改任大司空,就看他们之间争权夺利的结果了。

……

叶明珠去御书房找谢琛时,他刚喝下李昭仪献上的参汤。

那汤的滋味甚是香甜,连带着给他送汤的李昭仪都顺眼了几分。

更顺耳的是李昭仪的话,“臣妾的父亲说了,皇上是金口玉言,既然在金銮殿上说了要封大司徒、大司空的话,他是绝不会反对的……”

李昭仪边说,边软绵绵地靠在谢琛的身上。

软玉温香在侧,谢琛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只觉得眼前佳人笑容明媚,语声悠扬,甚是动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