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明宫词(2)(2 / 2)

加入书签

高阳抚顺她的后脑,哄了好一阵才起身向太后福礼,得了令之后就起身,牵着宝髻,宝髻又死活拉着李稹,害得高阳扯了一长串挪到太后身边,笑道:“母后可莫要怪罪儿臣不知礼数,儿臣知道母后不在乎这些虚礼,才放肆了些。”

太后摆摆手。

新城与李稹一同向高阳见礼。

高阳又免了他们的礼。

这大明宫中规矩多,可偏生太后与高阳又不愿受礼教束缚,平日里能免则免,可当着小辈的面却是做足了功夫。

先帝一生痴情,后宫唯太后一人,育有三子一女,到后来只剩下陛下与高阳,因此高阳额外得受宠,几乎是太后娇宠着长大,二人感情也分外深厚。

殿内一时鸦雀无声,李稹便向太后与高阳请辞,离开时宝髻还依依不舍,扯着他的衣袖不肯放,一张小脸拧作一团,委屈巴巴道:“稹哥哥,明日你要去我家接我……”

李稹笑着应道:“好。”

他不善言辞,对任何人都寡言寡语,唯独亲近的人有时话额外多些。

多看了几眼泪眼汪汪的宝髻,即便不舍也狠下心来转身离开。

长乐殿满是女眷,他年纪虽小却也不宜久留。

*

宝髻坐在一旁眼珠子转得骨碌骨碌的,愣是听不懂母亲和祖母在叽里咕噜谈什么家长里短,只得盯着对面的新城大眼瞪小眼,时而呲呲鼻子,时而扮扮鬼脸,惹得新城掩唇直笑。

霞光消褪,天色倦笼,殿外已然挂上夜幕,月明星稀。

几个宫侍进来点了灯烛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高阳见天色已晚,便直奔主题:“母后,再有两月有余便是太子的生辰了,届时太子已满十四,陛下势必会安排太子进崇文馆,且不说那些要随着太子一同进馆的人选,儿臣是怕皇后……”

顿了顿,高阳望了望新城,见她与宝髻正眉来眼去无心理会这边,便稍稍压低了声音说:“皇后兴许会为太子安排几个丫头。”

太后了然,想了想道:“太子也到了年纪,有何不可?”

“儿臣是怕太子会耽于女色。”

高阳抿唇,太子沾了女色势必要纳妾,到那个时候借住东宫的李稹又该如何自处?

太后笑了笑道:“皇后自有分寸,此事母后会替你向皇后转达,但管不管得了,不是母后说了算的。”

高阳点点头。

母后退居兴庆宫颐养天年,手中早无大权,皇后未必会听她所言,毕竟皇后是替自己的儿子谋划,旁人管不得。

一阵沉默。

高阳起身向太后辞别:“母后保重,宫门即将下钥,儿臣这就带着宝髻告退了。”

宝髻还沉浸在与新城的眼神交流中,置若罔闻,盯着长姐笑得像个小傻瓜。

高阳一双狭长的凤眸微眯了眯,那双眼里仿佛含着一泓清水,却迅速冷了下来。

她抬手,宝髻的小脑瓜子就挨了一记。

“嬉皮笑脸的成何体统!你瞧瞧你,哪里还有一点县主的样子!”

宝髻捂着脑袋泪眼汪汪。

太后便过来将宝髻护在身后,道:“你打她作甚?你许久未回来,宝髻才刚见着你你就打她,她心里多委屈?”

宝髻:“……”

本来好像不大委屈,听皇祖母这么一说,好像有点委屈了。

于是,仗着有太后替她撑腰,宝髻当下吸吸鼻子,两只肉爪扶着太后的腰身,探出一只脑袋来,附和道:“就是就是!”

“母后!”高阳低呼一声,望了望宝髻,恨铁不成钢,面无表情道:“你还走不走?”

宝髻兴许是被高阳这般模样给吓着了,当下“哇”的一声哭出来,高阳绕过去拉着她,向太后行礼之后便将她带出去。

一路无言,唯闻宝髻底底的啜泣声。

前方掌灯的两个小黄门大气也不敢出,只得闷头往前走,暗叹高阳公主果真喜怒无常。

等高阳拉着宝髻上了马车,还见她哭哭啼啼个没完没了,冷着脸道:“罗宝髻,你瞧瞧你自己,还有个县主的样子吗?你投身皇家,不是叫你来享受荣华富贵的,母亲知道你年纪小,可你至少举手投足也得像个大家闺秀吧?”

宝髻鼻尖吹个奶里奶气的小泡泡,耷拉着眼皮子低声嗡嗡道:“人家……人家不要做大家闺秀……”

高阳没听清,便问:“什么?”

宝髻抬眼偷瞄一眼高阳,只觉得她凛冽的眉峰似尖刺入骨,她悄悄打个哆嗦,又是“哇”的一声,顺道含糊不清地说着:“人家……人家知道错了嘛!”

言罢,又是一阵呜呜呜。

高阳替她顺了顺背,一言不发。

马车缓缓踏过青石板,高阳深吸一口气,仿佛还混着雨后泥土的气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