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明宫词(4)(2 / 2)

加入书签

“永乐,过来。”

宝髻回头,是太子哥哥唤她,便兴致勃勃的奔过去。

李稹看着眼前这一幕,有些出神。

不知太子可否能明白陛下今日之谋划。

他握了握拳,有些不甘。

陛下从昨日皇后闹事之后便在谋划了,只罚他不问他是为了今日之举,言辞间抬举他是为了点醒太傅,不插手此事是为了太傅真正归属太子。

好一招借刀杀人。

借他的手,杀太傅骄奢浮躁的心。

那时候,他以为陛下是真的爱护他,可他错了,还是没有人愿意爱他护他。

他望向面前一对璧人,看着他们言笑晏晏,忽然觉得心中一片苦涩。

他所求不过只是一个真正爱护他之人。

那边的宝髻抓着太子的衣袂使劲问:“太子哥哥……太子哥哥,你什么时候娶我呀?”

太子被她惹得忍俊不禁,打趣道:“孤可不愿娶你,孤要娶就娶那些个知书达礼的世家闺秀,譬如崔仆射家的小娘子,还有郑内史家的小娘子,你这么调皮捣蛋,也就稹愿意娶你了!”

宝髻甩开他,哼了一声。

宝髻转身,见李稹不知沉思些甚,便跑去问他:“稹哥哥,你娶我好不好?”

李稹忽的将她揽在怀中,殿内一众小宫女们云娇雨怯。

“娶你,我一定娶你。”

宝髻挣扎两下,李稹便松开了她,只见宝髻转身朝太子扮个鬼脸,得意洋洋道:“哼哼,不要你娶我了。”

又转过身来问:“稹哥哥,你何时娶我?”

“等你长大了。”他答着,眼眶微红。

“那我何时才能长大?”宝髻依依不饶地追问着。

李稹凝视她许久,才道:“明年,明年你就长大了一岁。”

宝髻被哄的天花乱坠,喜滋滋的牵着他衣袖,心中若有所思,却能叫人一眼看穿。

她约摸在想,娶她便是一生陪着她。

太子屏退左右,对李稹道:“太傅告假,孤想去请宾客暂代授课,从嘉可愿陪同?”

李稹顿了顿道:“殿下,稹应了公主要送县主回去,不能陪同殿下,请殿下恕罪。”

太子了然,便摸摸身旁的小矮个宝髻的脑袋,道:“你要是想嫁,孤便是忤逆父皇也会娶你的,你可莫要再同我怄气了。”

宝髻一个劲点头。

李稹拜别太子,由殿外的小黄门引路出宫。

其实这条路他们自幼走了无数遍,早已捻熟于心。

*

等回到公主府时,已是接近午时。

高阳没问今日回来早的缘由,只是吩咐了布膳,还留了李稹在府上用膳。

宝髻这厢合了她的心意,仿佛不记得昨夜才同母亲拌嘴,屁颠屁颠凑到高阳身边神神秘秘道:“母亲,稹哥哥说他明年就娶我哦!”

高阳揶揄她:“怕是你缠的他烦了才应了你的!”

“没有没有!”宝髻连忙摆手,说着便跳下凳子要往出走,“我这就去唤稹哥哥来,我才没有说谎……”

李稹歇在公主府的客厢。

宝髻便作势要去找他,一边还回头偷瞄一眼正在品茗的高阳,急呼呼地想着母亲怎么还不叫停她。

她走得极慢,等了许久也不见高阳叫住她,便气呼呼地回去:“哼哼!”

她自个儿个头矮,小短腿上不了凳子,蹦跶半晌还是高阳亲自将她抱上去,道:“这回不许乱动,等着婢子们布了膳母亲再遣人去请你稹哥哥。”

宝髻一通乱点头,一炷香还未燃完,宝髻便抓头挠腮,伸出一只手捏起筷子敲敲打打着乱玩。

惹得高阳又给她一通教训。

一直磨磨蹭蹭到正午才开始用膳。

宝髻坐在李稹身旁,不停道自己够不着这个,吃不上那个,害得李稹自己也未进食多少,尽给她布了菜。

高阳将一切尽收眼底,只是挑了挑眉,红唇开阖:“永平郡王,本宫有一事想托付于你。”

李稹慌忙起身见礼:“公主请言。”

高阳懒洋洋地放下碗筷,道:“你且落座,本宫不喜这些个繁文缛节,往后对本宫便免了。”

李稹正要称是,高阳又道:“按辈分,你也该唤本宫一声表姑母,往后便这般唤罢。”

李稹恭恭敬敬地应了高阳。

高阳这才慢慢悠悠道:“本宫是想请你日后住到本宫府上来。”

宝髻与李稹都有些震惊。

高阳继续道:“你只当本宫是你母亲,你父亲戍守边关,先前也托本宫照顾你,只是那时陛下接你入宫,如今……你留宿宫中多有不便,便接你过来。”

李稹不大明白,只应允下来。

“那以后稹哥哥都住我们家了吗?”

宝髻瞧着满心欢喜。

“嗯,你不许欺负兄长。”高阳漫不经心应了一声,突然顿住,道,“宝髻,等太子生辰以后,你便随太子一同入崇文馆学习罢。”

宝髻瞠目结舌。

她望望李稹,一张小脸拧作一团。

“母亲,我那么笨,会被老师说教的。”

高阳瞪她一眼:“不耻下问。”

宝髻扁扁嘴,悻悻地缩回脑袋。

李稹便道:“表姑母,我来教永乐罢。”

宝髻两眼发亮。

若是由稹哥哥来教,岂不是就能偷懒了?

思及此,宝髻一个劲猛点头。

高阳也便允了。

午膳之后,高阳便命人去收拾了离宝髻最近的院落,原是想让李稹安顿在别处的,不过这会子为了方便李稹教她,便让二人住得近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