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风雨欲来(1)(2 / 2)

加入书签

“听说今日宫中出了那档子事,没想到竟是永平郡王被摆了一道,可真是令人唏嘘呐!”

另一人冷哼一声:“风水轮流转,永平郡王当年不就是这样生下来的吗?”

随后二人相视,促狭一笑。

宝髻深呼一口气,领着二三个宫人移步过去,轻蔑一笑:“不知二位大人出身哪个世家?”

那二人赧颜汗下。

“下官不过是乡野中人,唯恐污了县主的眼。”

“哦……”似乎一副了然模样,轻轻笑了笑道,“既然是乡野中人又以何身份来对永平郡王的身世置喙?”

二人惊觉说错了话,立刻伏地而叩:“县主,下官知罪,请县主降罪!”

这会儿倒是异口同声。

她气鼓鼓地瞪了那二人一眼,吩咐身后的小黄门道:“你去将此事禀告陛下,请陛下来裁决。”

那人称是,便躬身离开。

待她去了李稹身边时,那几个围着他的官员早已销声匿迹。方才在陛下身边时隔得太远,她未看清,否则早将他们几个挫骨扬灰替李稹报仇了。

思及此,她顺道关切地说:“稹哥哥,那些人没有出言不逊吧?”

李稹颔首。

怎会没有出言不逊呢?那些个难听的话,他怎么舍得让天真烂漫的宝髻知道呢?他恨不得她永远都是现在这副模样,永远都长不大。

“来坐。”

他拍了拍身边的席位。

宝髻摇摇头:“我得去母亲身边待着。稹哥哥,我稍后回来寻你,我们去外面。”

他冁然而笑。

宝髻施施然去了高阳身边,乖巧地坐在高阳身边观赏歌舞,偶尔拿起茶盅放在唇边意思意思,偶尔跟着旁人也笑笑,只是瞧着越来越像个大家闺秀。

她曾经深恶痛绝的大家闺秀。

李稹只觉得心痛,猛然拿起酒殇一饮而尽。是他亲手把她推向这个深渊。

不知多久,陛下微醺几分,底下也放松了几分。

宝髻偷偷摸摸挪过来,牵起他的衣袖便跑。他有些啼笑皆非,又没有做错事,为何要这般似偷鸡摸狗呢?

宝髻带着他去了一个没人的地方。

这里有些高,却能俯瞰骊山山脚下的风景,夜里的万家灯火,照亮了长安的半边天。抬眼便是明月繁星,就仿佛是水里倒映着的另一个长安城的星星灯火。

“稹哥哥,你知道吗?”

他侧首而望,答:“什么?”

宝髻一双眼眸弯弯如天上月:“这是今日一早母亲带我出来时我发现的地方,我想到了夜间这里一定很美,所以我带着你来了。稹哥哥,这里漂亮吗?”

“嗯。”

他轻轻点头。

“我想我的父亲了。”她坐在他的身边,晃荡着腿,“小时候爹爹还时常给我当大马,后来是明是非了些,他便亲历而为教我骑术,教我狩猎。稹哥哥,我也能捏起弓矢呢。”

李稹看着她洋溢着幸福的小脸,轻轻地笑:“永乐,这断崖边的岩石上凉,我们起来可好?”

“不起来。”她此时耍赖竟还有些可爱,“稹哥哥,没关系的,明日你一定能猎到许多的。我不做你的拖油瓶了,我会自己乖乖待着,或是我会跟在母亲身边的。”

李稹轻轻抱她,宝髻也回抱他,扬起唇角,笑容可掬。

“稹哥哥,我现在做出选择了,我决定了,要在太子哥哥和你之间选你!如意说,成亲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一生都要在一起的约定。”

仿佛云开见月明。

他说:“好。”

宝髻伸出小指:“你要同我拉钩哦,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谁也不能知道哦。”

他也伸出小指。

两只在柔柔的月光下勾起来的小指,像月下仙人牵起的红线,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他清楚的明白,这一许诺,便是一生。

*

夜间都休息下来时,高阳帐里忽然就手忙脚乱,医正侍女鱼贯而入,层出不穷。高阳守在宝髻身边泪眼婆娑。

这边动静太大,四周都被吵得披衣出来瞧。几位皇妃靠在一起不知嘀咕些什么,见陛下从肖宝林帐里出来,气得龇牙咧嘴,却全然未想过要去悄一悄那边的动静。

李稹赶到时宝髻早已昏迷不醒。

高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这是他第一次看着如此脆弱不堪的表姑母。从前的高阳长公主,高贵、冷艳,遇事从不慌张,可如今,她像个孩子一般哭着,挥泪如雨。

李稹走过去,轻声细语:“表姑母……侄儿来了。姑母去歇着罢,稹来守着永乐。”

高阳回头,李稹的身影在昏暗的烛光里似乎格外挺拔,各位高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