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关(2 / 2)
拥有感知灵力的能力在捕灵者中并不稀奇,但甘琰算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捕灵者,十三岁才开始修习灵术。但他居然在三年多浮光掠影的学习中也达到了感知灵力的境界,在后入门的学习者中可以算是佼佼者了。虽然与幼时便启智开灵的捕灵者之间的差距仍如天堑,但已是十分难得,千中数一。
“那我是否可以感知阴气?”甘琰追上师兄问道。
甘昭笑道:“自然可以,对于灵力低的走尸地灵你已可以通过其阴气分辨真身,对于灵力高的地灵,你的修为虽不足以分辨,但感知有无不成问题。此事不急于一时,回去我慢慢教你。”
甘琰激动得一把抱住了甘昭,声音随着脚步跳跃一颤一颤道:“多谢师兄!”
甘昭一脸宠溺地拍了拍甘琰的后背,道:“我给你的明鉴还带在身上吗?”
甘琰点点头,松开了甘昭,从怀中掏出一个比手掌略大的圆状银镜。这银镜是师兄进山前所赠,在他思念师兄时就拿出来睹物思人一番,上面的宝相花纹经过他这三年的反复磋磨倒是比原来更光鲜锃亮。
这银镜他再熟悉不过了,可此刻在他眼前居然也出现了往日不曾有的金光,更加闪耀,熠熠生辉,他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
虽然师兄曾说过这是一个法器,但在他眼里一直只是一个做工精致的镜子,他家里比这好的物件多了去了,只因是师兄所赠他才十分珍惜。
如今这个不起眼的银镜终于得到了正名——它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法器:明鉴。
师兄诚不欺我。
甘昭道:“明鉴明澈万物,可补你不足之处。镜中可映地灵真身,亦有正气去邪之效。依你的悟性,我原以为来不及同你说这些,现在看来还算及时 。”
“这明鉴这么厉害?”甘琰反复看了看这个宝镜,又照了照自己,发觉自己今日格外有神采,心满意足地嗯了一声。
甘昭笑了笑,这明鉴可是他花了七年的长明灯所供,灵力当然非比寻常。但这些没有必要告诉他。
甘昭云淡风轻道:“喜欢就好。”
“师兄……”甘琰看看手里的明鉴,又看看温煦近人的师兄,鼻子又是一酸。
三年前,他机缘巧合来到甘家,因半路入门身份特殊不受待见,幸好仰仗师兄庇护与教诲他才得以立足,也逐渐融入其中。
后来师兄入山禁闭,甘邳借势接替了甘昭空缺,从此风生水起,成为掌尊手下第一得力臂膀。
他又仗着他少主的身份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因此众弟子不得不巴结他以谋求高位或求得术法进益。那些向来与甘昭交好,曾经与他作对的子弟纷纷被“打入冷宫”,无上进之可能。
众子弟中有不满者告到掌尊处,奇怪的是掌尊一向对大师兄疼爱有加,赏罚分明,对此事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甘琰不满甘邳的做派从而修习之路更艰难了些,好在掌尊还看在其父亲的份上对他稍加关注,这才用三年达到了感知灵力的境界。
其实作为王族世子,他若亮出自己的身份谁敢不从。甘家即使在世家之中如何风光终究就是个替王族守陵的,换句话说就是替他家看坟的。
可惜王族的东西王炎虽不怎么继承,可那自视甚高的驴脾气倒是一点不落。他自己身份尊贵受惯了众星捧月,就看不惯那些汲汲为利趋炎附势之人,不愿与之为伍。
这三年他从一个毛毛躁躁的小屁孩被打压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独行者。可他一到甘昭面前,又成了三年前那个没心没肺的小公子,天塌下来,还有师兄顶着。
甘琰看着师兄,心中的委屈突然间爆发了出来,两行泪不可抑制地喷涌而出,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十足还是个未长大的孩子。
“多大人了,还动不动就哭鼻子,也不怕人笑话。”甘昭伸手抹了抹甘琰的泪水,语气中完全没有责备的意思。
甘琰吸了吸鼻子,涕泪纵横中挂出了一个微笑,难为情道:“人家这不是太开心了嘛。”
甘昭笑道:“可别高兴得太早了。”
他望着东南方向,表情逐渐凝重,道:“我此番欲往东南向去,你作何打算?”
“自然是与师兄同往。”
“连师尊都无力对付的青瞳灵,你不怕吗?”
甘琰挺了挺身板,道:“有师兄在,我有什么好怕的。”
甘昭不忘揶揄道:“到时候可别被吓到又哭鼻子。”
甘琰睁圆了乌黑的眼珠子,挺着胸道:“你可别小看本公子了。”
“我?三年不见,越发没大没小了”
“是师弟冒犯了,大师兄,大师兄,请您见谅。”甘琰说着还煞有介事地欠身作了一揖。
甘昭做了一个免礼的手势,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说罢向阴气笼罩下的东南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