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西言老师(2 / 2)

加入书签

唐夏念叨了一下西言的名字,问道:“陶老师叫你什么?”

成一咳了一声:“橙子”

顿了下继续补充:“我叫他桃子”

就称呼而言,便很能体现亲疏关系了。唐夏自然也知道自己和成一关系并没有到那一步。

送到楼下,成一下车,并不客气地请唐夏上楼坐一坐,通过今天的接触他意识到唐夏很是直来直去,似乎根本听不出婉拒婉辞,索性便放弃了。

唐夏也未料到自己遭遇这样的冷落,成一说了谢谢再见之后就转身上楼了。唐夏有些哭笑不得。还真是神秘啊,不过这样反倒更是引起了唐夏的好奇心。

成一打开微博,看到牛牛(就是那位移除西言的粉丝,昵称太长大家干脆取头尾称她为牛牛)修了一组唐夏《少年锦时》的定妆照,统共两张照片修出了四种风格,还附带两种不同风格的水仙。

没有文案,只是分享图片四个字,底下尖叫声一片,各种用到滥俗的词语诗句全来了。不管契合与否,能套的就套。成一想到唐夏的人设,倒觉得其实人设和本人也没什么差。

富家小少爷,知世故而不世故,优雅礼貌,认真拍戏,踏实做人,文静内敛,绯闻绝缘体。

都是些惯常用的形容词,不同艺人不同词语的组合罢了。汇集大众喜欢的词语向上堆砌便是了。反正明星就是为满足大众幻想而存在的。

就唐夏本人来说,富家小少爷这是不能选择的,大概是因为这五个字给人优雅贵气之感。知世故而不世故,这年头长到二十多岁还在娱乐圈混的人哪个不知世故?不世故不过是因为唐夏背靠大山不需要太多世故而已,世故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但也得装作不世故。

优雅礼貌就更不用提了,进了演艺圈不这样得被黑死。当然优雅大多得归功于形体课。

认真拍戏这一点唐夏觉得自己有些愧对粉丝了,也想过回馈粉丝,但对于拍戏他秉承的是得过且过的心态,他也看到过很多敬业的演员演戏演到入魔,看到有人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看到有人剧中悲伤的情绪带到生活中,他自觉自己没那么深情,也怀疑自己是否能承受得来,因此很好地把握了度在标准线上下。

踏实做人不知是粉丝怎样得来了,或许是因为绯闻少的原因?想来还是得归功于家里,虽说家里人不支持演戏,但还是有影响力的,老头说着反对,还是拿钱投资了不少唐夏的剧。顺着唐夏的性子来,唐夏也乖乖地不闹什么绯闻,全当抚慰老父亲的心了。

文静内敛是性格使然,其实每个人在陌生人面前大抵都是内敛的,只是更多演员没有那么幸运,不可以从一而终地做自己罢了。

唐夏确实运气很好,出身好,长相也好,出道以后迅速蹿红更是幸运,想来这么多年唯一的小缺憾便是西言了,没料到自己开车出去晃悠一圈就遇上了。

他对西言有种执念,报考表演百分之九十九的因素是自己实在没有别的感兴趣的事情,他并不想去学商业金融然后顺理成章继承家业,但推动因素确实是西言,有时候人就是会这么莫名其妙,像是要抓住稻草一般找一个执念,哪怕这个执念其实有些荒唐。

能称为执念的不多,西言这个属于隔一段时间冒出来一下,又会有一段时间想不起来,说到底,唐夏想,这算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可以称为执念的也有,从小到大喜欢收集装帧好看的书,收了也并不看多少,按颜色排列,有时同一色系排一列,有时由浅入深排一列,隔段时间就喜欢整理一次,还必须亲自动手。

说到底,唐夏做许多事也就是打发时间,他有时觉得自己有点陷入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什么都不缺,说起精神方面匮乏也并不准确,学习工作,忙忙碌碌很充实,在自己的角色里扮演一个好艺人,赚的钱拿去做做慈善,不是为赚得个好名声,究其深层原因,唐夏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冷血,做慈善更像是买个心安理得,甚少同情。家人的一切并不需要自己买单,他只顾照顾好自己便可。

他特别想突然遭遇一件什么事,最好能让他焦头烂额,在眼看着过不去这个坎的时候还能用“没事,一切都会过去的”来安慰自己。他觉得自己心态无法挽救地老去了。

他想念那时的胆怯,初中时打架然后被处分时自己觉得惹了超级大的祸不敢吭声;他怀念高考结束后的紧张,怀念第一次和男友接吻时,分明没有那么喜欢,但心还是忍不住砰砰跳。所有生动的情绪都十分美好。

可慢慢地情绪就流失了,大概是家里保护太好的原因。又或许是,他已经懒得去闯祸了。他就像老去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哦不,最起码人家经历更多,奋斗过失望过挣扎过。

因此他有些急切地想抓住西言,他不知道会从他那里获取些什么,那个神秘的歌手,实力颜值并存,初见第一印象是温柔,他给陶坃拉拢衣服的时候比女朋友周到得多。

唐夏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很快对成一失去兴趣,但世界这个游乐场,他现在只被成一吸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