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章 错位人生(四)(1 / 2)

加入书签

方爷爷醒来的时间一般是六点半。

他等不到人来, 亲自出去倒痰盂的时间大概是在七点。

而七点

寇秋闭了闭眼。

附近的污水池就那么一个, 按照原主的记忆,查母出去倒脏水的时间大概也是在每天早上的七点。这些不会浪费, 能沤成肥料的还会继续利用。

两人很有可能撞上。

可是有可能, 并不足以证明什么。

“睡吧,爷爷, ”他的身体颤抖半天, 最后转过身, 让方爷爷的眼睛慢慢闭上, “我知道了。”

老人这才沉沉闭上了眼。

寇秋第二天起得很早。他始终睁着眼, 开着窗子, 听着隔壁的动静, 等查母手里提着痰盂大着嗓门出了门, 寇秋就也跟了去。

他到池边时, 查母正拿旁边的水管对着痰盂冲。她像是刚刚睡醒, 头发蓬松着乱成一团,身上穿了条褪色的棕红色大筒裙,还有点睡眼惺忪。过了会儿,她才看到走过来的寇秋, 也没有移动脚步给对方腾个位置,径直大声道“方扬,你也来了啊?没多睡会儿?”

寇秋笑笑, 说“嗯, 睡不着。”

他把痰盂倒了, 也开始冲洗。查母说“不睡干嘛?你现在又没什么事,又不像我们家小子哦,马上要去上大学了,要收拾的东西一大堆!我们还打算带他去省城一趟,多买点要用的,比不了你这么清闲。”

她扎着手,最后扔下一句,“我们想晚点起还不行呢。”

寇秋也没生气,只是垂着眼,忽然说“姨知道我爷爷是在哪儿摔的吗?”

查母忽然一怔。

她的眼睛没看寇秋,飞快地把目光移走了,说“这我哪儿知道”

说完,匆匆忙忙就要走。寇秋左跨一步,拦住了她的路,直直看着她的眼睛,故意诈她,“可我听婶子说,我爷爷摔倒的时候,还有人在附近看见你了?”

查母的声音一下子提得更高,嚷嚷道“这是谁说的?我就算从这边儿过一下,又怎么可能就记清你爷爷摔在哪儿了?没看见这块地方这么大?”

她伸手,粗鲁地推了寇秋一把,说“小小年纪,不说好好念书,考个大学,考那么一点风还在这儿胡说八道什么呢!”

她立刻就走了。

寇秋站在原地若有所思看着她的身影,半晌后忽然在心底冷笑了声。

系统被他这一声冷笑笑得头皮发麻,小声说阿爸?

寇秋没说话,只是胸膛起伏了两下,这才重新回到屋里。

查母是个爱炫耀的人。在儿子拿到高分后,她每天的炫耀就没停过,从一大早起就开始和遇见的每一个人闲扯,话语中总要带出几分得意来。

而方爷爷又心疼孙子拿不回自己的分,年轻时脾性也大,恐怕也难以收敛。

这两个人若是撞上了,查母定然会有所察觉。

察觉之后呢?

寇秋蹲在地上给炉子生着火,心里的那个念想越来越清晰。

隔壁的查恭隔三差五就过来,问问他对于未来的打算。寇秋忙着照顾老人、干家务,没什么时间理他,他也不走,就靠在门边上,仍然在和寇秋说话,“我爸认识个广东那边儿的老板,他那儿还缺人。我要来了个名额,小五,你要不去试试?”

寇秋把桌子擦干净,头也不回,“我不走。”

查恭的眉头拧了拧,随即又若无其事舒展开来,说“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走?你还没见过那边呢,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地方,可比我们这边儿条件好多了。”

寇老干部把抹布放桌子上,扭头看他。

“我爷爷怎么办?”

“这不是问题,”查恭热心地替他谋划,“我跟爸商量了,你可以先跟那个老板预提点钱,到时候就在村里先找个人照顾。你觉得怎么样?”

瞧见少年闷声不语,他心里更焦急了,说话也直接了些,丝毫没有经过大脑,“方扬,你才十七岁,总不能让你爷爷拖累你一辈子吧?”

寇秋冷笑了声,说“查恭,等你七十多岁的时候,你也希望你孙子这么对你?就把你扔在一边,不管也不问,几年才回来看你一眼?”

“”

查恭有些无言以对,可垂了垂眼,还是没放弃心里的念头。

他没再说,只是转头回去了。

没过两天,村里又起了新的说法,说方爷爷是在活子孙寿。子孙寿这种说法,在民间一直都存在,指本来应该去世的老人抢夺占据了子孙的寿命,来让自己活下去。有这种说法的人家,有时会选择把老人送上山,给他留点食物;又或者干脆就断了吃食,让其自生自灭,以此保全自己的福寿。

方爷爷两个儿子都去世的早,一个儿媳跟着走了,另一个也早早就改了嫁,家里只有方扬这么一个孙子。再加上他一大把年纪了,病得又重,却偏偏就是没走,硬撑着活到现在,在村里人眼里,也的确算是件稀罕事。

因此,这说法一起来,倒有不少人都相信了。

就有信这些的来劝寇秋“你还年轻,你爷爷说不定真克你,还是早点儿出去打工的好。”

社会主义接班人像是在听天书。

还能克自己?怎么克?

拿资本主义的光芒对着自己扫射吗?

身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寇秋自然是不相信这话。他说“姨,这么长时间来,老人活得长那都是好事儿,说明福寿延绵。哪有克我的道理?”

“你不懂,”来劝他的村民咋舌,“这种事邪着呢!”

他瞧见少年还不信,干脆压低声音,说了实情,“连村里的李大仙都说了,哪儿还会假?”

寇秋更愣。

他费了点劲儿,才从原主的记忆里找出那个李大仙。李大仙不是村里人,是从外头流浪来的,用他自己的说法,那叫尘缘结到了此处,要帮着这里的人指点迷津,故而才留下。

寇老干部觉得这人真是了不起,一留就是三四十年,居然这一个村子的迷津还没解完。

他很不能理解,“他给村里人指点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谁大富大贵了啊?”

除了一个查家,还是本身就有点资本的,李大仙连半分功劳都抢不过来。

村民急哄哄地拍他,说“你说什么呢!小声点儿!”

村民左右望了望,见没人,这才放心了些。他叹了口气,说“李大仙说了,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能强求。”

寇秋若有所思“我觉得您说得对。”

村民大喜,“你同意了?”

“不,”寇秋说,“我是觉得,您那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说的对——反正生死都确定了,我照顾我爷爷,也不会影响什么吧?”

那村民竟然被他说的哑口无言,一时间就连反驳的话也找不出半句了。

寇秋听了听那位大仙的丰功伟绩,据说是白天能止小儿啼哭,夜里能点燃万千鬼灯。他从原主的记忆里看了眼,前头的止小儿啼哭纯粹是胡说,只是在奶粉里加一点安眠药,催小孩赶紧睡着;后头的这种神迹更是荒唐,拿着点流浪时不知从哪儿搞来的磷粉,居然也唬住了一村人。

可耐不住几个人都来劝,劝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去找李大仙看看。个人上门后,寇秋果然出了门,跟方爷爷说了声,就往村那头,找李大仙去了。

系统挺不可思议,阿爸,真去啊?

寇秋说嗯,真去。

他教导崽子,我们要抱着走进科学的态度,坚定破除迷信风俗的决心,拿出唯物主义的武器,勇于和这些邪门歪道作斗争!

系统

它明白了,这就是去找事儿呢。

李大仙住的房子比平常的村民要好,虽然还没混上查家那样的三间砖瓦房,可看着还挺有几分唬人的气势。她端坐在里头,坐在个蒲团上,还像模像样掐了个手势。

“方扬,”她说,语气阴森,“你不觉得肩膀疼吗?”

寇秋坐的好好的,说“觉得。”

这段时间家务干多了,一天到晚连轴转,不仅肩膀疼,腰腿也疼。

只是比起下雨的激烈程度来说,还不算什么。

李大仙的声音压得更低“你肩膀疼,是对的。”

她半阖着眼,如同在讲鬼故事。

“——你猜,我在你肩膀上看见了什么?”

寇秋配合着做出了惊吓的表情。

“我看见了你爷爷,”李大仙幽幽道,“他的魂儿压在你身上,一直在使劲儿吸你的生气——他待了这么久,你肩膀能不疼吗?”

寇老干部“”

寇老干部“”

寇老干部“噗。”

他真不是故意的,可这个语气,这个架势

实在是很好笑,他好像进了家影院,在看一点都不吓人的国产鬼片。

李大仙一抖,眉毛拧起来,有点生气,“你怎么一点都不尊重神佛!”

寇秋好容易不笑了,说“不是我不尊重,而是您看错了。我见过我肩膀上的鬼,他不是我爷爷,是别人。”

李大仙反倒被他唬住了,瞧他说的煞有介事,还以为是真事,“那是谁?”

寇老干部幽幽道“是马克思。”

李大仙“”

谁?

寇秋还在表决心“如果我能让他复活过来,即使我少活几年,又有什么关系呢?大仙您别打岔,我这是在为全人类做贡献!”

李大仙“”

她哪怕再愚昧无知,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整天在电视上领导人口中反复被提及的名字,一时间脸色青青白白,更加难看,“方扬,你这是不知好歹,早晚会出事!”

寇秋把笑彻底收起来了,望着她。

“我看是你早晚会出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