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汤(2 / 2)
明明小侯爷也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罢了,长得也好看,她还经常听到自己伺候的老夫人称赞这个后生懂事知礼、乐学善学、性子也温和谦逊,怎么他不笑的时候,目光冷清到有些骇人呢?
茗乐一时没了主意,神态畏畏缩缩,往前进一步跟着也不是,往后退一步离开也不行,踌躇不已。
薛令怡这会儿突然从赵孟彧的怀里探出脑袋来:“茗乐,你到鹿鸣居外头候着,我与彧哥哥去祖父那儿一会儿,便让他送我回鹿鸣居去,等你看见我回去了,也便可以放心去告诉我祖母了。“
赵孟彧轻笑了一声,在薛令怡说完话之后才道:“我说过要送你回你院子了吗?”
“彧哥哥一定会送的。”薛令怡咬定了赵孟彧的君子性情,欢喜地抱着他的脖子。
赵孟彧但笑不语。
因着赵孟彧鲜少到薛家来,不识薛府构造,便让薛令怡为他指路,他抱着她走。
薛府修建得大而气派,左绕右绕走出去好远,赵孟彧才终于到了薛令怡所说的地方。
抬头一看,月洞门上的牌匾上书“清辞院”几个字,字体粗犷洒脱。
清辞院?
赵孟彧可不觉得这像是薛老将军的院子名字。
薛令怡则是到了自己想要到的地方,心满意足地呢喃:“到了到了,谢谢彧哥哥。”
她扭着身子想从赵孟彧的怀里下来。
赵孟彧却是把她拢得更紧了些:“别急。”
他的目光同嗓音一般清冽:“这是你祖父的院子?”
“这是我祖父的院子。”薛令怡的目光躲闪着,避开赵孟彧清澈干净的眼光,她伸出有些肉乎乎的小手,指着牌匾上的字,“你瞧这上面,写的不就是康景居三个字?康、景、居。”
她当然知道这不是康景居,这番指着清辞院说是康景居的说辞,也只是在指鹿为马,欺负赵孟彧这个老实君子罢了……
可是她是真的想来母亲的院子里看看,她病了,母亲也病了,两个人是不同的病,但是她病的时候,祖母允许母亲去照顾她,等到母亲病了,祖母却怕母亲把病气过到她的身上来,不准她与母亲相见。
而母亲自己也不愿意见她了。
她既思念母亲,心里又清楚,寻找蛮哥儿的事情,必须得找母亲一道好好商量商量。
毕竟蛮哥儿是在与母亲一道上街看灯的时候走丢的。
“这三个字,依次是:清,辞,院。”赵孟彧面上神色微动,笑容也淡了些,将“清辞院”三个字咬得格外清晰,“来,告诉我,你祖父的康景居该如何去?我带你过去。”
“清辞院?”薛令怡的眼睛瞬间亮了,“彧哥哥快把我放下来,这是我母亲的院落,阿胭要去看看母亲。”
赵孟彧气极反笑:“方才让你带我找康景居,你却让我走出去几里路,走到了你母亲这儿?”
他的嗓音柔和干净,加上笑得和煦,薛令怡一点也不怕。
薛令怡那白皙的小脸儿因为皱眉的动作,瞧上去格外愧疚委屈:“阿胭……阿胭不认识路,就只知道来这里怎么走。”
赵孟彧抿了下唇。
是他错了,他随便捉个下人来打听打听薛老将军的康景居在哪儿,都比问这个还得他抱着的小丫头要强。
手里忽然多了块儿东西,赵孟彧微微垂下头去,就看见薛令怡正把几块糖往他的手心放。
“这是什么?”
“这是妙秋师父送给阿胭的药糖,是甜的,还能调理身体,是难得的宝贝。阿胭很是喜欢,送给彧哥哥。”薛令怡说着,一边咬了下嘴唇,动作珍重又缓慢,像是真的很喜欢那糖,又有些舍不得,一副忍痛割爱的模样。
薛令怡是真的很喜欢妙秋师父给她的药糖,要是天下的药都和糖一样,是甜的,说不准前一世她的身子老早就调理好了。
薛令怡送出去了糖,手心里便空落落的,小拳头捏了捏,拢了一团空气在里头:“彧哥哥收了糖,莫要不喜欢阿胭,阿胭只进清辞院去看两眼母亲,不敢让哥哥耽误太久。”
赵孟彧眨着眼看着手心里的糖很久,长长的睫毛颤动,忽然弯下腰去,把薛令怡稳当当放在了地上。
“去吧。”他道。
薛令怡见他眉目温和,知他心里不气,弯唇笑了:“彧哥哥若是着急,早些离开便是,阿胭先在这里,谢过彧哥哥了。”
说完薛令怡还福身行了个礼,娇妍的小脸上神情格外恭敬温顺。
她这任性了一遭,仗着小孩子的身份欺负了一番赵孟彧,确实有些对他不住。但是去康景居比去清辞院还远,让他送她到这儿,也能少走几步路。
赵孟彧挥了挥手让她进去,看着小姑娘裙角微扬的娇小背影,他这嘴角渐渐抿起了淡淡的弧度,手指往中间拢了拢,把那药糖紧紧捏在了手心里。
这小丫头是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么两块糖就收买了他,让他像是薛家她那些哥哥一样,不由自主就愿意纵容着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