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捡书(2 / 2)
不敢答应。
当初在离开京城的时候,要如何惩治徐家,嘉景皇帝还曾亲自去问过他的话。
那时他年纪小,只觉得嘉景皇帝对他格外好,这会儿倒是想明白了,当初两家的事情上,嘉景皇帝的心是偏向徐家那边的,因而对他家觉得愧疚,才会喊他过去,这看起来是处理得公正了,实则在请他过去的时候,句句导引着他要宽恕要良善,以至于年纪小小的他顺着嘉景皇帝的意思,根本没拿徐家怎么着。
他现在觉得后悔了。
徐家没受到任何能动筋动骨的惩罚,而他心里的心结始终放不下。
——不敢出门,不敢在行为举止上与身边的人有太多差异。
他常与京城的那些堂兄通信,一开始他写得工工整整,信有百十行,写自己在南方的见闻,但是渐渐的……他不会再这样了。
那些堂兄,尤其是大堂兄寄来的信,总是短短几句,且这短短几句里,定然是有大半是来过问他阿姐的。
兄长们也关心着姐姐,他心里倒是无妨,不会妒忌也不会觉得被轻待,只是看着信上那些潦草的字迹与常有错字语病的字句,再对照着他字迹规整小心校对了好几遍的信,他这心里渐渐有了异样。
偏爱笔墨更甚于刀枪的他,在薛府好像……是个异类。
可这府里没一个人都待他极好,尤其是阿姐,更是每次都把最好的都让给他,他这阴暗地与人悄悄比较的心思,叫他如何说得出口?
薛令怡见他不想与她多说太多,心里叹了一口气,却眉目柔和地拉住他的手,笑着将话题扯到别处:“你这偷偷看书,倒是令我也想去书坊瞧瞧了,你带我去城西的书坊看看好不好?”
薛令竹见自己姐姐不再追问,心下稍松,点了点头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答应了什么,身子稍稍一滞。
不到了非要出门的时候,薛令竹只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从白日待到晚上,半步都不出来。
可他对上了薛令怡闪着希冀的漂亮眸子,却是一句拒绝的话都说不出来,再度点了点头,重重点头。
薛令怡笑了,勾住了弟弟的胳膊:“你待我真好,你快去喝汤,喝完再歇一会儿,我们便出去。”
薛令竹没有说话,却有些不好意思地咬了下下唇。
他本来还以为自己姐姐该是那种无法无天的骄纵性子,可现在相处久了,却觉得……未免有些太好养活。
这样的姐姐,若是日后嫁到别人家了,受了欺负该如何是好?
薛令怡这次出门,只与薛令竹一道,虽说身边还有几位家仆跟着,但是薛令竹自己觉得他武功不好,放心不下,让自己姐姐多戴了一顶锥帽,将容貌遮挡住。
知道薛令怡爱美,薛令竹给她准备的锥帽也不是寻常的那种黑如夜色的,烟笼一样的墨绿,衬得锥帽底下那段细长的颈子上,肌肤像是雪一样白。
薛令竹是这书坊里头的常客了,刚一进去,书坊主人便热络地迎了上来:“薛少爷又来了?”
薛礼在涕城并未透露真名,但是明眼人却早就瞧出了一二。
大齐人虽然喜欢追捧有学之士,但是奈何纸贵,能买得起书的至少是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寻常人家根本舍不得拿出本该用来置办吃穿用度的银子,添几本只能看不能吃不能穿的书回去。
涕城虽也算是富庶之地,但是到底比不上京城,这能常来书坊的,家境自然不一般。
比起书坊主人的热切,薛令竹的神色倒是有些冷淡,但是书坊主人看中的也只是薛令竹能带来的银子,笑得依旧殷勤,又机灵地看到了站在薛令竹身边的人:“薛姑娘也来了?正好,店里刚上了些新的游记,带着字画的那种,您来瞧瞧?”
薛令怡也不太习惯生人对她的热络,揽紧了自己弟弟的胳膊,又往薛令竹身边凑了凑,心里才觉得踏实。
站稳身子之后,薛令怡才对书坊主人说道:“我近来不喜欢看游记了,您找些别的史书给我来瞧瞧吧。”
薛令怡这看书的喜好是跟着自己弟弟的喜好变的,她本身只喜欢看着别人眼里不入流的话本与荒诞不经的怪谈,每回买回去的书,大多数也被她装作无意地落到了自己弟弟房里,留给他看了。
前些阵子蛮哥儿爱看游记,她就买了些游记回去,可刚刚她在他屋子里,偷瞄到他迅速藏起来的那本,像是本史书,那她现在自然就不喜欢游记,要开始喜欢看史书了。
“得嘞。”
书坊主人话音一落,从书坊进门那儿却传来了道温润如风的嗓音:“别听她的,就去找些游记给她,或者新出的话本子,这些都好,就是别找史书,她不会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