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比不过(2 / 2)

加入书签

到了差不多能为薛令怡考虑婚嫁的时候了,宋氏心里却越来越难受,一来舍不得女儿,二来她这挑挑拣拣之下,觉得京城里头鲜少能有适合女儿的良人。

有本事的,她怕以后宅院里不清净,她从前舍不得女儿累着,再加上自己嫁到薛家来之后日子过得舒心,后院里头仅她一人,她也从没教过女儿一些高门大户的嫡女该学的手段,寻给女儿的夫君若是个有本事的、出身显赫的,以后说不准妻妾成群,女儿身子本来就不好,又失了清净……她怎么会愿意。

可若是找个本事小的,好管束的,她还是觉得不妥,本事小的,如何配得上她家姑娘?

更别说这给女儿寻夫君,还不止是单单看那公子本事如何,还得看他品行家世,看他母亲怎样、父亲怎样,他待自己父母是否孝顺、又是否是昏了头只知道维护父母的那种孝顺……甚至他家中有什么人,那些人又是如何,都得好生看着瞧着。

宋氏面对着自己女儿这张漂亮单纯的小脸儿,心中愁绪更深,忽然深深叹了一口气。

薛令怡伸出手指,按着自己母亲蹙起的眉心:“娘亲,阿胭倒是会好好跟着娘亲,不会乱跑,也不会叫太多人瞧了去。”

她大概也晓得自己生了怎样的样貌,在她眼里,母亲是世上最为好看的人了,人人都说她与母亲长得像,那她应当也是美的。

薛令怡不想因为自己的容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不知道为何惹来的祁伯言,已经走够让她头疼了。

宋氏看着薛令怡的脸,脸还是张小巧的巴掌脸,可再往下瞧,胸膛那块儿,渐渐已有了起伏的优美曲线。

这是长大了。

宋氏心里头怅然若失,可再一想,女儿小时候她总惦念着她身子不好,没办法好好地长大,如今虽说女儿还总是喝着药,可府里头的神医都笃定了她这身子虽说虚弱了点,常常喊着头疼心疼,却并无大碍,健康得很,心里就仿佛得到了某种安慰。

宋氏小声在薛令怡耳边嘱咐着:“到时候到了宫里,入了席,娘亲应是不能与你坐上块儿的,你得与那些同你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坐在一起。虽说你不能与娘亲坐在一块儿,不过好在至多也就一个时辰的功夫,转眼就过去了,到了戏班子搭台唱戏的时候,你就再同母亲坐上块儿。”

“对了。”宋氏拉着自己女儿手,有着说不完的嘱咐,“你自己坐着的时候,尽量少言、少食,酒水万万碰不得,你没喝过酒,若是你随我,怕是没点酒量,至于一些点心,还有上来的膳食,若是不是极饿,便只动动筷子,千万别真的吃下去了。我到时候让丫鬟偷偷带点自家的点心进去,免得饿着了你。”

正说着,外头忽然走进来了一个小丫鬟,通报说道:“夫人,姑娘,小侯爷说是有事,要见见姑娘,正在外头月门下面等。”

宋氏眼里闪现出了一分挣扎。

在思量着要给女儿选择一个怎样的夫婿的时候,她头一个想到的,便是赵孟彧。

可头一个觉得不妥的,也是赵孟彧。

论人品才能,赵孟彧无人能出其右,论家世样貌,更是个顶尖儿的,再论及妻妾……

这孩子正是议亲的好年纪,却不知是家中长辈无心,还是他自己无意,不仅没有定下亲事来,更是一点儿和他有关的流言蜚语都没有。

长着张能招桃花的脸,却修了个清心寡欲的性子,怎么看怎么不错,可偏巧,这位可是皇亲国戚。

别说她心里对皇宫那种地方感觉到忌惮,她是薛礼的枕边人,最是清楚自己丈夫的脾性,当年之事他看似没有半点怨言,其实心里对嘉景皇帝,早就生出了些许的埋怨。

宋氏拉住薛令怡手掌的手紧了紧,问道:“阿胭可愿意去见一见他?”

薛令怡差点张口就说了“愿意”。

这阵子赵孟彧不知是在忙着什么,虽说在她府上借住,她却鲜少能看见他。

可她在开口之际,抬眸对上了自己母亲仿佛在打探着什么的目光,做贼心虚一般,垂了眼睑下去,喃喃说道:“小侯爷若来寻我,许是要与我说道说道有关蛮哥儿的事吧,我曾求他多与蛮哥儿探讨探讨学问来着。”

薛令怡这话说的全是真的,她确实拜托过赵孟彧,可面对着养育自己的母亲,总担心她心里头藏着的一点心事被瞧穿,细嫩的手心里稍微有些汗湿。

“原来是这样。”

所幸宋氏很快温和一笑,打消了薛令怡心头的顾虑。

宋氏抬手,将薛令怡两鬓的碎发往她耳后拢了拢,又将她头上簪着的玉骨簪子扶端正了:“小侯爷既是为了这件事,那你便过去吧。”

薛令怡立刻从暖炕上下来,站到了地上,接过来丫鬟递过来的披风,随意搭在了肩上,就朝着屋外走去。

宋氏在门帘掀开又落下的声音里,抬了抬眼,她走到能看到院内景色的一扇窗边,轻轻打开隔扇,看着自己女儿脚步飞快的背影,眉眼里流露出来了几分无奈。

小侯爷他……怎么偏就是位皇亲国戚?是嘉景皇帝的外甥?若他身份再低一些,又没了皇亲国戚这道身份,那该多好,她现在也就不必为难成这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