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长公主(2 / 2)

加入书签

涟涟泪水落了下来,韶茵的眸子里逐渐浮起了血红。

嘉景帝却冷冷凝视着她哭花了的脸,他的手指触碰在红瓷碗上,碗壁的凉让他皱了皱眉,凉凉开口,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将她给我带出去。”

韶茵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甩开了过去扶她的太监,冲到了嘉景皇帝的面前,扬袖扫落了桌上的红瓷碗。

地上铺着的织着百灵鸟的绒毯瞬间湿了一片。

韶茵的眼睛也彻底湿了,她看不清楚眼前的一切,摇摇晃晃地抓住了桌子一角,吼道:“若是要让儿臣去和亲,儿臣宁肯去死!父皇,儿臣是你唯一的女儿,凭什么要将儿臣送去和亲,却不送走他?”

她伸直了右臂,透过泪眼,看着模模糊糊的赵孟彧的身影,定定指住:“外头的人都在夸他,说他才学武学都有,既然这般好本事,让他去上战场,杀了边疆那些进犯的匪盗啊!为什么要叫儿臣去受罪啊。”

她心里头也有自己喜欢的人,却因为知道自己不得宠,不敢在嘉景帝面前提起,可她这位心思从来不放在她身上的父皇,居然会为了赵孟彧的婚事,小心翼翼,几番叫沈缙前去打探。

一滴滴泪水渐渐变成了豆儿般大小,扑簌扑簌往下落,韶茵的声线渐渐沙哑了起来:“儿臣犯了什么错……儿臣叫您父皇,可您……可曾把儿臣当做女儿来疼了?”

“若是再胡搅蛮缠,明日.你便直接启程北上,去和亲吧。”嘉景帝脸上不见怜惜,也不见怒色,他的语气,比外头仍然往下飘着的冬雪还要冷。

韶茵的手指颤着,泪水渐渐止住了,竟然气息短促地笑了起来,笑声断断续续,手指仍然指向赵孟彧:“父皇为什么总是偏向着与你毫不相干的外人?当年的恩宁,如今的他……若是儿臣不是您的女儿,您是不是能待儿臣好些?”

“恩宁的名字,岂是你能唤的?”嘉景皇帝陡然动了怒。

而一直站在一旁,神色温和的赵孟彧,这会儿也跟着拧了一下眉。

“儿臣说的又没错。皇姑姑到底是什么身份,父皇该比儿臣更为清楚。”韶茵终于收回了一直指着赵孟彧的手,抹了一把泪,“儿臣不是不知道,儿臣只是不说,儿臣经常跑去牡丹宫,父皇真是偏心,对皇姑姑比对韶茵,几乎好了千倍百倍……”

“住口!”嘉景帝突如其来的大喝让韶茵的话戛然而止,可她仍然端直了身子站在那儿。

她在等嘉景帝的解释。

可即便韶茵已经触怒了嘉景皇帝最在意的点了,他仍然懒得多说一句半句,再度喝道:“带她下去,三个月内,不准她踏出她自己的行宫半步!”

三个月之后,冬雪就会化开了吧……韶茵彻底心灰意冷,这回,她乖乖跟着太监离开了。

回到宫里,她看着那位嬷嬷,目光有些空洞:“嬷嬷,为什么假的公主,却比我更要得宠啊?”

那位嬷嬷方才没有拦住韶茵,正处在万般的悔恨当中,听见了韶茵的问话,更是脸色一变:“你是从何处听来的这些话?”

韶茵却对她的话恍若未闻,继续喃喃说道:“嬷嬷,我若不是帝家女,会否日子会好过一些?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根本不是真的公主,不然,父皇为何这般疼爱别人的孩子……”

那嬷嬷身子一震,目光躲闪,语气却咬得很重:“公主怎能这样怀疑自己的身份?你母妃为了你,连命都不要了,你怎能这样心疑于她?至于已去的长公主……”

她压低了嗓音:“老奴劝诫公主,日后莫要再度提起那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