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虚妄的梦(上)(1 / 1)

加入书签

人生若如一梦,是否他又进了另一个极其荒诞的梦里?也许是的,梦不是从来都虚妄颠倒,难辨真假?只是不知道这一梦到何时才会醒。

辛宜这一生总是极小心翼翼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他学医时刻苦,留学时更加谨慎,从没有一次放纵过,对待林啸,唐家也十分本分,努力只做一个好弟弟,好义子,好义弟,至少让人看起来是这样的。

判书上说他十八岁后命运开始好转,那全是因为林啸在那段时期突然爬到龙帮的重要位置,成了郑云龙的亲信,他们的日子才真正的好了,即便不是锦衣玉食,也是有些闲钱可以买点自己欢喜的东西了。林啸对辛宜十分慷慨,他们从前节衣缩食地活过来,一有了些钱财就要命地挥霍。那时候他已经不能天天回来了,但是一回来带的全是法租界里洋人的玩意,吃食也好,穿戴也好,都是十分精致的。但是辛宜不愿意这样浪费,他把东西分了几份,等到林啸走了,就分给院子里的小孩,就说是林啸送的。那时候辛宜极其单纯,有些人家连饱饭都吃不上,他却送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去引诱孩子,结果那些父母索性就把孩子往他们家里一扔,晚上又是吃饱了才叫回去。

辛宜看着满屋的孩子,想起小时候院子里有个孤寡的老秀才教他识字念书,这些孩子也正好是这样的年纪,就也兴致勃勃地做起了教书先生。有次林啸突然回来,竟然听见家里起了琅琅的读书声,老气横秋地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林啸就在门口站着看,看辛宜在春日的阳光里,那张本身就残留着幼稚的脸上强装起严肃的模样,有趣极了。

只是世间本就多是非,辛宜这样也没落得什么好结果。有时候林啸也没带什么回来,又碰上青黄不济,几个孩子就为了一点点吃的动起了手,打破了皮相父母还来找辛宜理论,甚至有次说急了,指责林啸的钱是不义之财。

自古笑贫不笑娼,可是有些话一说破就止不住了。辛宜从前不知道,后来竟然听孩子说漏了嘴,林啸做的是杀人越货的勾当,甚至有次走过茶馆,说书人正说林啸夜闯杜公馆,单枪匹马杀厅长的桥段。

从此他再也没心安理得地享受过林啸的好处,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分给别人。他怨林啸什么都不跟他说起,却没有勇气阻止他走上这条路,他见林啸越来越意气风发,心里矛盾极了。

林啸送过他一条开司米的靛蓝色围巾,只有这一样他是真正欢喜的,他那时候已经得了鼻炎,总是红通通地惹人笑话,他便觉得这围巾好极了,几次想戴都舍不得,又没有相称的衣服,就一直藏在旧橱里,后来竟然被老鼠咬破了好几个窟窿,戴出去反到被人嘲笑。林啸说,等来年再给你买一件,可是第二年林啸出了事去北方躲了大半年,音讯全无,辛宜担心他的安危还来不及,哪里想得到围巾的事情。谁知到了立冬前后的一天,邮差竟然找到广济堂里来,亲手交给他一个包裹,展开来便是一条暗绿色的围巾,里面夹着一张不规整的纸片,一笔一划地写着两个丑字,勿念。林啸从小就为了活着而奔波,不认得什么字,这一笔一划显示出他极其认真的模样,辛宜的心便动了。那时候邮差送信都不常见,更别说这么方正的一个包裹。店里的伙计因为得不到,就故意嘲笑围巾的颜色丑陋,辛宜也不管不顾了。

情开始的地方,并没有那么荡气回肠,只是忽然一夜醒来,看不到他,心里想念极了,后来日日夜夜地想,等有一天他悄悄来了,你在遥远的空气里就闻到了他的味道,心里害怕不是他就不敢去辨认,等到他站在你面前时,什么话都不想问,只想看着他,说声你来了,好叫他不知道你曾那么担心他,那么心疼他,免得他也难过。

再后来辛宜便决定做医生了,他怕林啸会有不好的报应,便求着唐振德收他为徒,唐先生看不出他有什么学医的天赋,也不肯教他,只说你先在药铺里忙着将来再说。等他答应教他诊脉之后不多久,便已经公开认他做义子了。

他做了医生后救助过许多穷人,甚至他的薪俸都进了红十字会里。他还救助过许多野猫野狗野狐狸,即便算不上起死回生,也是真正帮助过他们解除痛苦,如何叫无功无过无为?!

而景云的事,他之所以这么惊恐,全是因为他曾听过流言,景云并非一心一意做着药材的生意,他最大的财路还是从不正当的地方来的。世上有那么多流言,他最不信的就是这一条。景云十分仁厚,又出自医药世家,他以人格担保他不会做昧了良心的事,谁想到竟然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了这活生生的控告。

人活着也在虚妄里,即便耳聪目明,说起来跟盲聋又有什么区别;等到死了还是在虚妄里,它生生颠倒了活着的信仰,叫你不敢相信,如何竟是这样的一生?

他走了许多路,路过那片桃林时,天色也晚了,风冷峭而无孔不入,他越走越颤微,心里有个执念,我要回去,回去问问林啸,问问景云,让他们亲口保证,那都不是真的。

他经过鬼门关时,月亮就在头顶上,那扇门就好像接到了天上,门神只要抬起头就能进入广寒宫里,,他们见辛宜又来了,互相看了看了一眼,问道,“什么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