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227 留

今夜子时,你的生辰。

并非刻意去听,但卫队簇拥之中两人的片语仍旧十分清晰的传入耳中。

今天,是他的生辰么?

苏允怔了良久,听见有人唤道:“苏大哥,你怎么了?”

“没什么。”苏允回神。

云青立在道旁,骑队过后,人群重新上路,熙熙攘攘,又是方才的一派热闹景象。

“小青,”苏允踌躇一刻,终忍不住开口,“君上的生辰,是在今夜?”

“是的。”云青答道,“苏大哥大概并不知道吧?”

苏允点了点头。“君上他……在亓国时从未为自己庆祝过生辰。”

云青也点了点头,毫不诧异,神色了然。

“苏大哥应该知道,小亓和其他七个属国被挑选出来的王子曾在幼年时到帝都服侍陛下?北

域之外的人并不知道帝都的情形,那些属国的国主大多会选择最不被疼爱的孩子作为质子入

都,当作疆土和王位的贡品。这些孩子的生辰在他们的属国大多是被人遗忘的,只有到了这

里,陛下会为自己的孩子和所有人每年庆祝生辰。我想,小亓他不愿意在本国庆祝生辰,大

概与此有关吧。”

原来……如此。

莫名的微疼攒住心脏。

难怪,从来都不知道他的生辰,原来是刻意的想要忘记。

“其实,陛下召苏大哥入都便是想你一起参加今晚的生辰宴。你是小亓的近臣,也是唯一自

亓国而来他信任亲近的人。这么多年来,从没有来自故国的人一同为小亓庆祝过生日。”

是……这样么?心微微紧缩着。

“我们想,”云青轻轻又道,“如果你今晚在这里,小亓应该会很高兴。你说呢,苏大哥?”

“我……”

我不知道。

他从没有跟他提及自己的生辰,更没有挽留过他只言片语。便是入都的安排,也是旁人在他

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

并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如此急迫想要离开这里,但现在,坚定离去的脚步却变得沉重迟疑。

留下来么?

他,真是会因此而高兴么?

228 欢呼

入夜时分,往日华灯初上,但今天的帝都城,早已化作一片灯火的海洋。

城中大街小巷,挤满了共庆佳节的百姓,人人手持彩灯,笑意绵绵,喜气洋洋。

街道两旁火树银花,亭台楼阁灯火炫目。

月色明,明不过人间七彩,佳节欢庆,处处璀璨一片。

灼灼灯烛之中,远处有焰花耀目。

那一大片红色,照得天空有如白昼,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人们自四面涌来,自觉的排成长龙,

有秩序的向着北方的皇城聚拢。

那里,火燃天际浮云,四座高塔有如擎天之柱直插红云深处。

北域帝都的皇城虽大,却在这一晚被热情欢乐的百姓挤塞成烦嚣闹市。人们都想一睹敬献天

灯庆典的盛况,夜色越深,涌往皇城的人便越多,到了近午夜时,整座宫殿的每一个角落几

乎都挤满提着彩灯的普通百姓,接踵摩肩,欢笑动天。

远方传来欢呼之声,自北面的高塔上传来,如波涛般一浪接着一浪传播开去。

“陛下来了!”

人们欢呼。

所有人仰首望向高塔之巅,高大伟岸的身躯即便在远处亦看得清楚。

“陛下!”

“陛下!”

更多的人欢呼雷动,高呼声一浪接着一浪,自皇城的中心漫向城外,再涌向帝都城的所有街

市。

云帝面含微笑,站在塔廊上向子民挥手示意。她金色的双目映上灯火,与天际彤云一起照亮

整个天地。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人们高声欢呼,无数人鼓起掌来。掌声有如隆隆天雷,将节日的欢庆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云临亦与大家一起鼓掌庆贺,慈母含笑。

与云青并肩站在南塔的苏允又一次被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所震撼。

在帝都,也只有在帝都,所有的人,无论文武百官,还是升斗蚁民,见到万人之上的帝王时,

不会立刻双膝跪倒,膜拜行礼。

但这些掌声与欢呼,看似不敬随意,却比任何一个属国的参拜大礼来得更要震撼人心。

这是发自肺腑的歌颂与欢欣,人人抬起自己的面孔,心甘情愿的仰望。

那是他们的帝王,他们的君主,不畏,不惧。

那是他们的母亲,他们的皈依,尊崇,热爱。

共同的节庆,共同的喜悦,共同的心情,共同的掌声。

没有比今夜的场面更让人明了那句话的含义——

得民心者得天下。

229 歌喉

戌时三刻,东西两座高塔上燃放礼炮百枚。

喧闹人声中忽听有人击掌。

“啪!”

响亮清脆的一个击鸣,传自北塔之巅,云帝之手

少顷,喧闹的人声笑语逐渐止歇,所有人将目光投向四座高塔围成的中央广殿,那里,一座

高台圆若满月,台上四周用黑幔围绕,内里一片漆黑。

苏允亦随着众人看向高台。云青说过,今夜双灯佳节,会有万盏天灯在宫中燃放。

难道,接下来便是敬灯仪式了?

他并不熟悉节日的程序,只看到所有人都约定俗成的屏息凝望,像是在等待什么。

寂静之中,又听“啪”的一声,云帝再次击掌为号。

仍是一片安静,骤然,清音乍起,传自高台之内。

似清泉叮咚,直入心扉的动听。

几个音过后,一时声灭。顿时万籁俱寂,人们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心脏卜卜跳动着期待着

接下来的悸动。

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等了一个世纪。当那流瀑般的编钟古曲刹那间泻满天地的时候,所有

人都陷入恍惚。

是等了许久的天籁,抑或是一直盘绕耳畔的心音,如此贴心亲切,如此发自肺腑。

片刻后,编钟流瀑带了娓娓语音缭绕而止。

人们未曾料到方方开始的音律如此草草结束,却在还未来得及失望时,蓦的一个颤栗。

钟音绝处,歌声起。

歌声起处,空灵意。

天籁传音,万籁俱寂。

当歌声响起之时,所有人的耳畔,心中,仿佛都只剩下这一个声音。

百转柔肠被抚平,千般挂念都成空。

女子的歌喉舒缓,平静,空灵,不带一丝尘世的杂音。

歌声悠然漫溢,缓缓而往,所经之处,火树银花的人间幻作冰清琉璃的天堂。

这一曲,不知唱了多久。

曲终,人们也不知呆了多久。

良久良久,四周才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高台中的沉寂黑暗亦被灯烛燃亮。

慢慢的,掌声多了起来,所有人用力拍着手掌,高声赞好。

人们开始互相询问今年献歌的女子来自何方,竟比往年在仪式上献歌的所有歌者都要出众。

掌声持续不断,欢呼愈发热烈,人们的目光盯住高台的帷幕,等着幕布落下,一睹歌者芳容。

按照惯例,云帝自北塔步下,亲自来到祭天高台之上,为一年一度诵天的歌者揭开神秘面纱。

当帷幕落下,身着瑰红长裙的歌者向云帝稽首行礼。

云帝含笑将她扶起,牵着她的手面向人群。

“啊!”

人群中传出阵阵赞叹惊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