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沈非浊一手牵着亲哥哥一手牵着孟哥哥,洋洋得意地回家吃饭了。

午饭是在徐家吃的。

吃过饭, 孟正和沈独清两个人待在厨房里, 一块儿把碗筷洗了。沈非浊在他们的脚边转来转去。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见哥哥们如此勤劳, 沈非浊举着肉乎乎的小手表示, 他也想参与到洗碗这项伟大而又光荣的任务中来。但非浊小朋友身高不够, 实在够不上水池,就被徐老师抱去客厅里玩儿了。

徐老师把沈非浊举高高。沈非浊就在徐老师怀里呜哇呜哇地叫。

孟正朝客厅看了一眼, 见沈非浊已经注意不到这边了, 小声对沈独清说“恐龙奶不能骗一辈子啊。”小非浊那么聪明, 恐龙奶这个招数肯定不能长久,孟正觉得很有必要开发出一些新的办法来让沈非浊乖乖吃水果蔬菜了。

沈独清问“你有什么主意吗?”

孟正就附在沈独清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这样管用?”沈独清问。

“你瞧好了吧,八成是管用的。”

“那就试试吧。”

“我等会儿有话要和你舅舅说, 我们说话时,你正好可以把水果准备好。”

洗好碗, 孟正擦了擦手, 走到客厅对徐老师说“徐老师, 我想和你聊聊,可以吗?”因为徐家长辈几乎都是老师,孟正平时就一直称呼他们老师。

徐老师愣了一下,说“当然可以了。”

见孟正脸上的表情有些严肃, 徐老师猜到他应该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说——不过徐老师的脑子快速转了两圈, 实在想不出来孟正到底想要和自己说些什么——徐老师就把非浊从膝盖上挪到了沙发上, 然后起身朝阳台走去。

阳台那里摆着茶几和小椅子, 还有绿植遮掩,是个聊天的好地方。

两个人在阳台坐下。

孟正组织了一下言语,说“徐老师,我之前在龙山小学念书,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学校。我们达河县一共有三十三所小学,龙山小学一直是垫底的。但在不久前的模拟考试中,龙山小学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排名提升了很多。”

徐老师微笑着说了一声恭喜。哪怕孟正已经说了个开头,他依然没能猜出孟正和自己聊这些的目的,但出于尊重,他还是做出了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孟正继续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功劳应该都要算在徐老师送给我的那一份复习资料上。这话也不是我说的,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这样说的。”

咦?徐老师听得更加认真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利用资料自我学习的同时,还根据资料中的内容编了好几份试卷,本来是想让我两个姐姐跟着做一做的,后来被我们学校的老师知道了,他们就把卷子刻印了出来,让全年级的学生都跟着一起做。”

在给姐姐们出着卷子时,孟正根本想不到,他出的卷子竟然会给龙山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成绩带来如此大的变化,平均分竟然会提升得这样显著。

可见这一份学习资料对于龙山小学的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

而这也是孟正此时和徐老师对话、向他寻求帮助的原因。

孟正怕自己的言语不到位会有道德绑架的嫌疑,因此很努力地组织言语“徐老师,你送给我的那份资料就好比是一根蜡烛。在灯火明亮的地方点一根蜡烛,这根蜡烛或许没什么用。但在黑暗之中点上一根蜡烛,它却能照亮很多人前行的路。我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出的卷子肯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依靠你给予的资料,这些卷子还是给我们学校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变化。我、我有一个想法,也许……我是说也许,也许这样的资料援助可以更多一点。”

徐老师顿时明白孟正的意思了。

在每届中考中,红旗镇的升学率都很低,真的是因为那里的孩子天生比城里的孩子笨吗?不是的。像孟正,像孟欣华,他们最终还是从那片贫穷落后的地方走出来了,这就证明他们的能力并不差。可是,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

城里的孩子踩着柏油马路奔向明天,山里的孩子却只能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行进。如果能给这条泥泞的道路铺上一些碎石头,即使这条路依然不如柏油马路那样好走,但会有更多的人走出来。他们走出来了,他们的父母,他们的下一代的命运都会随之改变。徐老师赠送的各类资料就好比是这些填路的石头。

孟正说“当然,这只是我一个小小的建议。也许我有些理想主义,这个计划要是真的施行起来,难度应该也不是很大吧?我们可以联系当地的教育局,然后再面向社会吸纳捐款,捐款的数额甚至不需要很多……”

但这个事情需要一个牵头人。

如果徐老师愿意当这个牵头人,他的人脉基本上都在市里,市里各个学校里还分布着他的亲戚,工作还是比较容易展开的。而且,底下乡镇的小学初中和市里的小学初中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竞争,徐老师真牵头做了这件事,让市里的学校给予乡下学校一定的资源援助,比如说分享课纲、分享复习资料、分享教学方法、甚至分享上课的影音资料等等,这并不会引来市里同行的不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