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1 章(1 / 2)

加入书签

老汉赶着的羊长得很不错, 是一头刚长成的小木羊,吃也好, 留着养崽也好, 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刘老实黑红的老脸笑成一朵儿菊花:“你的草料还有没有, 想换一点儿, 用这个羊换。这样牛过冬就又草料吃了。”

他算盘打的很好, 用一头羊换一头牛,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来年春天小牛也就能使上力了。

山外头的形势他不是很懂, 不让买卖东西, 那他这山里亲戚送个羊,再被赠送一些草料也是很正常的嘛。他无师自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策”,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棒。

还没有等他说出这筹备已久的劝说,就听到这小两口说道 :“好。”

“到时候大爷您就说我们是亲戚,远方的表大爷那种,不然您住山里可能没人查, 我们现在是属于集体的, 这么多的眼睛盯着,到时候被人举报,我们家可就完了。”李明言细细的叮嘱大爷。

大爷点头点的胡子翘起, 上一次下山听到他说卖牛都躲得远远的,他也估摸出个大概,自然是李明言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他也怕难得有人愿意跟他交换, 再被他搞砸。

他也问了至今一直疑惑不解的问题:“你们山外人咋回事,炼铁炼了一个月了,我看炼出来的铁疙瘩都摆在路边上,那有啥用。”

李明言用村里老人最朴素的理解告诉他:“国家要打仗,炼铁用来做炸弹。要赶上美国,超过英国。”

刘老实还是很迷糊,不知道赶英超美和炼铁有什么关系,不过为了不叫外人看扁他这个山里人,半是迷糊半是糊涂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李明言也从刘老实口中套出了不少话,原来他是在二十年前和家里人一起逃荒逃到山上的,那场大旱灾叫无数人逃离家乡,奔赴到各地去。

他们一家四口,爹娘还有刘老实夫妇,误走进山里,见深山里还算丰饶,吃野果,橡子面就在深山里活了下来,他觉得山里还不错,即便是橡子面又苦又涩,闹饥荒了守着一片野生的橡子林,好歹能活命。

就定居在深山内,现在父母都已经亡故了,他们两口子有两个儿子,还有以前日子好的时候添置的牛羊,就是山下虽然不打仗了,可是政策瞬息万变,总叫他摸不着头脑。

“打地主分田地的时候,我吓得不敢出门,生怕人家分到我的田地,俺老婆子说山里的地人家不稀罕,叫我放心,后来果然熬过去了。就是后来没有参加合作社,人家说我没有交提留金,也没有交公粮,人家说不是合作社的社员不能买药,俺娘没有熬过去。”

单干有利也有弊,不过即便是人家卫生所卖给他药,也就是止疼片开几个,治不了什么病。

相对于后世的生活条件,李明言只能可惜,他们生错了时代。熬到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小别墅的时候,苦日子才算过去啦。

家里陈梅准备了一锅的凉开水,李明言解开背篓,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碗喝个痛快。

陈梅来不及检查李明言拿下来的背篓,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人,牵着牛赶着羊的,她左思右想,家里也没有这门亲戚。

灰黄发白的衣服,上面还有白白的棉絮留下的痕迹,显然是一件冬装改制而成的,手局促的交握在一起。

刘老实第一次到人家家里来,牵着牛不敢进门,怕牛羊去啃人家家里的菜地。

李明海招呼刘大爷进屋,同时跟陈梅介绍:“这是路上碰见的,来换点儿东西。”

陈梅表示理解,家里常来换东西的,多是拿着粮食来换,没有见过背着的布袋空空,却赶着牛羊的——牛羊现在一般是属于生产队的物资,私人家庭没有资格拥有。

她热情的招呼人进屋去,刘老头死活不肯,理由也很充分,因为要看着牛羊,不能祸害人家家里的东西,最后好歹叫他将牛羊都拴在树上,才算肯进屋说话。

李明言带他去看自家屋子后头堆着的他想要的草料。

刘老实表示很满意,“一头羊能换多少?”

其实要说就是把所有的草料都弄走都可以,毕竟一头羊的价值,怎么也得一千块吧。

而她也不得不为村里的牲口考虑一下,这东西是甜的,吃了上膘,是很好的养料,“你想要多少?”

“这个的一半?”

一半还行,李明言犹豫着点头,觉得自己有诓骗老人的嫌疑,这刘大爷看着比自己爹还要大,她不忍心。却见刘大爷搓着手很有些兴奋以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他能不开心吗,愁了很久口粮问题解决了,牲口也是要吃精草料的,不然不长肉,没有劲儿。这个堪比牲口最爱吃的黑豆还有渣子饼。

就是一次运不回去,有点儿困难。

刘老实吃过饭,一抹嘴,在老牛身上驮运了两个小山包一样的草料,看的人胆战心惊,生怕老牛被压垮了。刘老实笑着:“没事,我知道它几斤几两,心里有数。给它儿子驮口粮,它知道着呢。”

他爱怜的抚摸着老牛牛眼下的脸颊,得到的是老牛哞的一声长叫。

***

那只羊被留下,眨着懵懂的眼睛,无知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看到旧的主人离开,浑然不知接下来要面对的命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