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 / 2)
又吩咐这回去送平安信兼顾着做卖买的,若在回京路上有发现有什么可能适合漠北或京城的物件,可自主采购,只是需记下何地购卖,买了多少,价格几何,至于出何时出手,售价几何,赢亏之类,这个不重要,只需一一记下即可。自己早放出话去,就算全亏了,也只当花钱买个教训,让众人只管放开手脚做去。
一人之力,总有关照不到之处,遗珠难免。不如这样广撤网,借此试试众人,看到底谁更适合此事。总之,边做边学,有充足资金打底,这条商路,是自己最坏打算中,金蝉脱壳潜回漠北的重要路径,赚不赚钱不重要,必得好好维护,绝不能出了差错。
到了京城诸事安定后本就要派人回漠北去报平安,只是这送信回漠北,只需一两人同行,更多的只能留在京里。
原以为此次上京,不知会在帝都耗上不知多少年,回乡探亲皆非易事。谁想小主子欲行商事,虽说帝都也要留下足够人手护卫府邸,可能借通商之事回漠北探亲一次,也是好的。
如此一来,对小主子组建商队的提议,只有赞同,无一人反对。
光为挣这名额,护卫们私下不知发生了多少较量。还是李统领发话,小主子有言,商队人员未定,前几次,就让大家轮流便宜行事,既让大家都可以有能回乡的机会,也要给所有人机会,选出到底谁最合适。一干护卫这才消停下来。
虽说商人事从未涉及,写写算算记记很麻烦,可小主子辛苦了好几天,弄出几大张纸,上面将要做的事,一一列明,若怕费事,一干军中汉子照章程行事即可,已是考虑极周全。
这第一次选上的,暗自摩拳,决心要好好表现一番。以图能得到长期行走漠北商路的资格。
那些没选中的,也都对着选上的人拿话敲打着,小主子虽说不计赢亏,可若亏得难看,万一小主子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的念头怎么办?所以自己也惦量点,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若没把握把事办得漂亮,就别占着名额。断了大家这一条回家探亲路,哼哼,小主子心善,咱们也认兄弟,可咱们的拳头,它不认人。
如此种种,可称意外之喜。
忙忙碌碌一通对外安排不说,将军府内也忙得热火朝天,进行大改造。不管假山花园小桥流水还是野径杂草,连同那些年久失修,现在也没人打扫更没人住的房子全数推平,空出地方,平整场地,压实泥土,改成能骑马练箭的习武场地。
如今后面工程改造未完,拉弓射箭跑马皆不能行。
每日虽无请安事,林甄珍仍闻鸡而起,和几个小丫环一起练习拳脚功夫,只要身体承受得住,有意加大加强着训练强度,没有箭靶,拉空弦引满弓的练习,不知比漠北时勤奋多少去。
漠北到洛京,一路山高路长,坐马车出行,目标大,行程慢,以后回漠北时,必定是要骑马出行,这身体差了,骑术不精,怎能坚持得下来。
送信的一拨先行,带着银票计划书的的商队也离开,李统领留京,由其副手带队。至于将军府后院虽是天天尘土飞扬,自有采卖的张管事领着招来的匠人行事,采卖丫环训练下人事宜,由花姑姑领着四个小丫环接手,一切繁忙有序。
倒是合适自己练习骑用的小马驹,一时难觅。诸护卫的寻常骑的高头大马,可不是身量未足的自己敢骑的。好在马场未建起,自可慢慢寻去。
习拳练弓之余,也吩咐下面捡些京城热门事说来听听,一来听听八卦,作为放松,二来也打听京城动静。结果,如今帝都里,除了宁安伯府那一干自己都听得不想听的话题,另一个就是宰相家
小公子开始露出败家的端倪。
林甄珍很纳闷:没有断腿之事,这宰相家小公子为何放着康庄大道不行,偏要往败家子这面南墙上撞去。
当然,元静安败不败家与自己没关系,可明明前面行事都很顺利,李统领一干众人到现在都平平安安,宁安伯府上诸位声名狼藉,怎么这百试百灵的事,到了这位身上,就没了效果。
是自己下手太轻,这熊孩子尚欠教训。还是,这世间自有规律,自己想着逆天改命,这世间会不
会也有双无形的手,想要把事情导回正轨去。再想想自己那个可做不可说的铁律,心里越发不安起来。
正想着要不要派人去探询究竟,结果,宫里来人传旨,要自己入宫赴家宴,说为自己接风洗尘的。
这让满脑子正纠结天命到底可不可逆转的林大小姐真个愣住,这哪一出,上辈子,绝对没这么一回事。
不过,明显与上一世不同的事情发生,也让林大小姐不安的心,略为安定。肯定算得上改变。
细思量,上一世,自己是背着不敬长辈的名声入京,宫中再想为自己撑腰,也要顾及本朝孝道为本之事,对此只能反应平平,至于后来的破格赐出的封号,算作无声支持。
至少上一世初入京时,当今圣上对自己,哪怕是看在自己娘亲的情面上,也称得上心怀善意。至于之后总总,走到那样的结局,或得叹一声,造化弄人。
如今一切重来,自己可是受尽委屈的好孩子,有寻亲不遇,黯然神伤闭门不出之事在后前,有宰相夫人亲自背书在后,身为自己娘家一方的亲人,圣上娘娘这么大张旗鼓,打着家宴名头,为自己张目,也是应有之意。
果然,还是改变不少的。
至于宰相家的熊孩子,估计是下手太过温柔,才没受到教训,没关系,以后再继续。不为别的,哪怕看在宰相府送上的特意加厚谢礼份上,一个十岁的孩子,多受点教训,总能扳正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