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 章(2 / 2)

加入书签

对于自己进京,娘自是有无数吩咐安排的,很多话怕是连她自己都记不清重复多少次,不但对我说,也对过一同进京的花姑姑与四个丫环说过。

唯此一句,娘只说一次,除了自家五口,再无他人知。

前一句,人尽皆知。后一句,按娘所说深藏心中,上一世临到最后,才算真个品出一二滋味。

既是家宴,肯定避不了见这陌生又熟悉的亲人,上一世情形历历在目,如今重来,自己最不知如何面对的,就是这位九五至尊的亲人。

再怎么心绪繁乱,时光也不会为人停留。想是考虑到自己的年龄,这次家宴,摆的是午宴,而非夜宴。

一日后,巳时初刻,宫里的典司宾带着宫里马车及护卫来到大门前,将军府早已正门大开,一干仆人分列两旁,花姑姑奉上厚厚的荷包,自己与翡翠琥珀这两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丫环,带

着整理好的小包袱,登上接人的马车进宫去。

这世上,本没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且见机行事。

说是进宫赴宴,临进宫前,自己和两个小丫环都提前吃饱喝足。

宫里个吃的喝的就虽是看着精致,却多是温汤菜。那些费时费工夫的菜多是做好了,放在放热水蒸笼里保着温度。再好的手艺,也会因保温时间太长久而失了原有滋味。

能进得宫去的,担心君前失仪的诸人,本也不指着这顿饭过活,滋味如何,也就无人讲究。

你说圣上吃的?有试菜太监,严格的试菜规程,送到了圣上面前的饭菜,能有口热的也就不错,所谓的千金之躯,这些个不方便,是免不了的,世上何来两全法。

当然,后宫主子们自弄小厨房,倒也能让圣上吃口新鲜热的。可这接风洗尘说是家宴,后宫主子们的小厨房,却是派不上用场的。还是得御膳房的才能操弄这大场面的差事。

当今后宫里,并无太后,几位太妃几近隐形。皇后是济宁候爷的嫡次女,姓徐名婉莹,曾生育一女,皇后之下,四妃未立,份位最高是产下一子罗昭仪与生下一女的江充容,可惜这一子二女皆未养住,这两位与张婕妤,李婕妤都是从安平郡王府就都跟着当今的老人了,圣上登基后自是水长船高,得以进位。

至于其它在当今被封太子后,才陆续被送入东宫的十二位官家女,份位最高当属东平侯的嫡三女韩雅言,如今的韩美人,上一世生下庶长子的韩贵妃。

同样候府千金女,徐娘娘不过多跟了圣上几年,就自安平郡王妃一路坐上皇后宝座,韩家千金却只落得四品美人。

余下诸人不过些良媛份位。至于那些个宫女子出身的个才人,宝林是没资格入这种席,能跟各宫主位赴宴,做些端茶捧巾的活,都得入了各宫主子的眼缘才行。

今上后宫,在一干大臣们看来,真的人数不多。

毕竟,圣上先天身体不好,这美人虽好,可也被称温柔乡里刮骨刀。在女色上面,当今颇为节制,纵然前世,能为圣上诞下后嗣的,都是宫中老人,少有新鲜面孔。

林甄珍虽是长公主之女,其人仅是白身。初入京城,其他诸位将军子还未到齐,纵要施恩,也找不到名头,宫里人也就含混着以为林大小姐称之。

进宫赴宴,也要先至中宫,上一世进宫来,只见了皇后娘娘,这一回所谓家宴,能在宴上有座的,皆来齐。

按着宫中礼仪觐见皇后,等着上头叫起后,注意听着娘娘的问询,几句客套,表现出感激,再跪接皇后赏赐,磕头谢恩。然后,在皇后娘娘身边女官的介绍下,自罗昭仪开始,一一行礼,接见

面礼,谢赏。下一位,便是江充容。

也就当年是那位被冲撞的贵人。

当年产下皇女进封妃位的江妃曾对自己言:“为了两鲁莽丫环,郡主受罚禁足半年,怎么还不知警醒,非得探问究竟。这世上事,原是难得糊涂的好。如今秋凉,郡主且顾惜自己。”

脑子里回想着那些陈年旧事,行动上礼仪不减,哪怕到了韩美人跟前,也能绷出一张笑脸,强压下心头翻腾起的汹涌愤怒恨意,仅以眼角的余光,打量这位打扮清雅的美人娘娘。

说起来,美人这称号,对于这位娘娘,有些名不符实。单以相貌论,韩娘娘在后宫一干嫔妃中,只能算是中等。可勋贵世家自幼娇养出来的高贵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婉约揉合起来,才是美人娘娘的独特魅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