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2 / 2)
“不知道。”张月英立刻白了张月萍一眼,然后对黄冬梅说:“他不知道,我去找月萍,就没看见他。”
黄冬梅这才又拿起筷子,说:“我就说,东子那孩子不像不懂事的,知道我来了,怎么会不来看看。”
“月萍说东子他们那个车间最近很忙,所以也没和他说,省的耽误他的工作。”张月英说。
“也是。”黄冬梅又问:“这都快过年了,麦多还不回家?”
“谁知道啊,别提了,上次来了一会儿就又走了,这不是到年底了吗,酒量需求大,下面公社的酿酒厂都在加班加点的干,她就到处跑,哪里有需要就去哪儿。”
“这孩子,能干!”黄冬梅很满意。
一转头,立刻又给金多夹块牛肉,嘱咐道:“多吃点。”
一餐饭,黄冬梅把家里人问了个遍,就连不在的麦多也问了,单单没有问米多半句。
吃完了饭,米多去洗碗,张月萍怕她妈又问这问那,也躲去了厨房。
“你别洗了,来,让我洗,休息一会儿,该去上学了。”张月萍对米多说。
米多笑着,“还是我小姨最疼我。”
张月萍已经洗起了碗,漫不经心道:“那是啊,这名字还是我给起的呢,谁知道第一个没用上,哎。”
米多正在收拾杂物,听张月萍随口一说,立刻问了句:“小姨,什么意思?”
张月萍停下手里的活,看着米多,惊讶道:“你不知道?”
米多摇摇头,“不知道。”
张月萍又说:“你妈也真是,这有啥好瞒着的。”
米多在一旁站着,“小姨,我听说好多次了,可金多也不太清楚,你给我说说呗。”
张月萍点点头,“咋就不行了,你去关上门,别让你妈给听见了,又勾的她难过。这事吧,你们都这么大了,知道了也没什么。再说,这过年,不得还要见你姑姑他们,给你们说了,就能保护你妈了。”
张月萍一边洗着碗一边和米多说起陈年往事。
事情不复杂,就是麦多三岁的时候,张月英又有了一个孩子。
那时候已经有了麦多,张月萍去看她姐的时候,说了句,家里麦子多了,米也得多,下面这个孩子叫米多就好。
张月英立刻同意,说这名字好听,就叫米多。
可那时李苗还小,就十几岁,在家里被她妈惯的无法无天。
张月英生了麦多以后,家里人都围着麦多转,李苗心里就气不忿,原来她是家里的小心肝,这都被麦多抢了去,可麦多就长在她哥眼睛里了,李强喜欢的不得了,李苗也无计可施。
时间长了,这张月英又怀孕了,李苗就开始使性子,她哥出去上班的时候,她就和她嫂子闹,说话顶难听。
那时候荷花也不大,刚十七,两家走的近,有意让李贵和荷花长大了结婚,所以荷花经常去找李苗玩。两个人在一起,荷花比李苗大三岁,可没有李苗坏心眼多,而且被家里的哥哥们也惯的不行,说话大嗓门,一个冲天炮的脾气,一点就着。
就这,那个冬天,张月英大着肚子,被荷花和李苗一撞,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小米多还没来得及出生,就那么没了。
小产后,家里人看了一眼,是个女孩。
张月英那时就跟疯了一般,每日每夜的哭,麦多她也不管了,整日的找米多。
张月萍说完后长长叹了口气,对米多道:“知道你姑多坏了吧,撺掇这你现在的婶婶找你妈的茬,你不知道你妈吃了多少苦,那时候我去看她,真的以为她要疯了。”
“然后呢?”米多急切的问。
“然后你爸在家里闹了一场,在红县买了房子,带着你妈就从那个家出来了。就是你们现在住的这里。再后来,你姥姥就在这里照顾你妈,也不敢离开,一直在你家住着。你妈那两年就跟要疯了一般,哎,幸亏后来有了你和金多,才活了下来。那时候我记得我来看你们,正好要过年,你们满月,我就记得啊,你时候你妈躺在中间,你们俩个一边一个,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那时候你妈还说,这是老天看她可怜,又还给她一个女儿,以后就叫米多吧。”
张月萍刚说完,厨房的门就被推开了,张月英站在门口道:“米多,还不上学去,到时间了。”
她看了眼锅碗瓢盆的,都收拾好了,便说:“我不是说让你放那就行了,一会儿我洗。都是你姥姥拉着我一直说你小姨的事,让我看看手,水多凉啊。”
张月英嘟囔着,去拉米多的手,米多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红了眼眶,鼻子抽了抽,看着她妈,说:“妈,我能抱抱你吗?”
七十年代的人,甚至今天的华国人,都是不善表达爱的。
尤其是家人之间,最亲近的人之间,大家都不会说爱,也不会表达爱。每一家父母对子女的爱,都体现在一日三餐上,和为了家人辛苦劳作上。
其他的,再也没有表达的出口。
所以,当张月英听见米多如此说,当下就愣住了,“什么?”
“妈,我想抱抱你。”米多说完,已经伸开了双臂,紧紧抱住了张月英。
作者有话要说: 有多久没有说过我爱你了,对自己的家人?
或者,抱一抱他们也好。
爱,还是要表达出来的。
谢谢月下青衣和瑟瑟的营养液。
小P的地雷。
爱你们。
明天周末,可以多写一点。
最后祝大家 周末快乐。我要赶快关上电脑,去抱抱我的小宝贝去了。再告诉她,我爱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