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2 / 2)
“我去给我叔叔排队去,快过年了,扎针的人多了,都想年前多扎几次,每天都很多人排队。”
“哦。”米多笑着,“那正好同路。”
“是,同路。”孔宇也笑了。
辛向南和金多走在前面,人虽然在前面走着,可眼睛是长在后脑勺的,不时的回头瞄一眼米多,这再一回头不打紧,看见米多和一个男人一起走呢。
辛向南立刻停住了脚步。
金多后知后觉,“怎么不走了?”
再往后一看,就看见了孔宇,然后对辛向南说:“那不是濮阳的舅舅?”
辛向南嘴硬,“不认识。”
金多摸摸后脑勺,“怎么就不认识了,一个胡同住着,上次咱们不是还和他说过话,那个,向南,你走这么快干什么,等等我。”
金多正说着话,眼看着辛向南停了下来,看见孔宇后,又转头继续往前走,步子又快又大。
“你们真好,能好好上学,我特别羡慕你们。”孔宇对米多说。
米多抬头看着他,“我听你讲话,也读了不少书。”
孔宇笑了笑,“我都是胡乱读的。”
米多却不信,“我们之前一点文化知识也没有学到,你知道的,学校什么也不教,倒没有你和孔爷爷学习来的好呢。”
这话倒是真的。学校里的老师都去改造了,学生每天不是写大字报就是去串联,哪里会学什么知识,还真的没有孔鸿志教孔宇的多。
米多又道:“我姐姐那是,什么也没有学到,还不如我和金多、向南呢。”
孔宇点点头,“对了,你还有个姐姐。怎么没见过她。”
“她特别忙,下公社了,我姐就像个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安在哪里,前两天托人来说,我小姨结婚她都来不了了,争取过年的时候回家。”
“这么忙,她是干什么的?”
“她在酿酒厂,这不快过年了吗,酿酒厂在加班加点干呢。”
“也是,正是需求最大的时候。”孔宇说。
米多一边说一边偷偷看着孔宇,不知道为什么,和孔宇接触的多了,现在他再出现在自己身边,以前那种心脏乱跳的感觉,慢慢的竟然消失了。可是,米多还是愿意看着他,感觉在他身边待着,自己都会融化了一般,心灵彻彻底底来个大清洗,周遭的空气都清新了,灵魂洁净了许多。
孔宇先到了,指指旁边的小路,“我该走了。”
米多看着他,挥挥手,“再见。”
和孔宇分开了,米多才想起来找金多和向南,人早就没影了,她本来还想套套向南的话,想问问他究竟喜欢谁呢,这又没机会了。
两人上学后,黄冬梅把家里收拾干净,就匆忙走出了家。
张月英正失魂落魄的往家里走,正好和黄冬梅走了个对头,黄冬梅叫她一声,她才看见。
“妈,你去哪?”张月英问。
“没事,我就转转。”黄冬梅笑着说。
“行,那你转吧,我先回家,强子一个人在家不行。”张月英心里暗自松口气,这黄冬梅不在家也正好,省的问她月萍的事。
黄冬梅哪是去转转,她目标十分明确的先往县委大院去了。
这一去,就看见关家大门紧锁着。
黄冬梅毕竟吃过的盐比张月英吃的米都多,她才不信这好巧不巧的,就那么正好家里没人。走近大门,黄冬梅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会儿,里面有人说话,还不止一个人。
黄冬梅对着台阶吐了口唾沫,“呸!”
呸完了,她却高兴起来,一个人朝供销社走去。
黄冬梅在红县住过很长时间,去供销社简直是轻车熟路,哪个柜台卖什么的,她都门儿清。一进去,就到处看,看了一圈,才从口袋里把钱和各种票子掏了出来。
这一下就买了两个热水壶,两个洗脸盆,盆子里面印是龙凤呈祥,水壶也是挑的大红色。
那售货员一看就明白了,立刻问:“大娘,你这是家里有喜事啊。”
黄冬梅咧着嘴,“是,是。”
“那恭喜你了。是娶儿媳妇吧。”
“不是,嫁闺女。”黄冬梅道。
“嫁闺女,这些还用你买啊,男方不得都准备齐了。”售货员就爱唠嗑,东家长西家短的,没事练练嘴皮子。
“多备着点呗,不嫌多。”黄冬梅笑吟吟的,看看柜台里的糖,指了指:“我再买点糖。”
“行啊,有水果糖和奶糖,要哪种?”
“水果糖一斤,奶糖,就半斤吧,回去给我孙子孙女过年吃。”黄冬梅指着奶糖说:“我孙子可喜欢吃奶糖了。”
“大娘你好福气啊,孙子孙女都有了,还有个女儿要出嫁。”
黄冬梅就是这样,自己从不说那是外孙外孙女,都说成是自己的孙子孙女,此刻高兴了,“是啊,以后可能就真的有孙子孙女了。”
售货员没听明白,以为自己听错了。
黄冬梅在供销社待了老半天,该买的不该买的都买齐了,一大堆的东西拿不完,就说先放在供销社,她叫人来拿,反正一会儿还有来买衣服。
售货员心想,这老太太大手笔啊,嫁个女儿,出手这么大方的,可她哪里知道这老太太的主意啊,深着呢。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了。明天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