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4 章(1 / 2)

加入书签

白逸霄笑着说:“好姐姐,你再仔细想想,他到底去哪儿拜神仙了?”

含霜看着他的俊脸,娇羞的说:“哎呀,这么多天我也记不清了,好像是叫阳林县,听说那里还挺有名的呢!”

“阳林县是吗?”白逸霄拿出几两碎银子递给她,“这些钱就给姐姐添些脂粉,改日……”白逸霄话还没说完,就被魏成均拽走了。

如此一来线索就有了,白逸霄跟在他后面,“我知道你要去查案子,不如你就带上我吧?”

“你为何想去?”

“这件案子我都已经插手了,若是查不出来,我心里也难受。”白逸霄一本正经的答道。

本以为魏成均会拒绝,见他一思索,点头同意了。

经过上次的相遇,白逸霄回到家里跟祖母说了一下自己到刑部挂个名,谋个随走随留的小差事,基本上没什么人知道他当这么个差事,白老太君觉得自家孩子也是个闲不住的,知道他和魏成均交好,也能在刑部受些照顾,当即答应了。

于是他现在成为了魏侍郎的师爷,也一并跟着他去了阳林。

一大早,白逸霄坐在马车里等魏成均出发,魏妙妙不知何时跑来与他坐在一处。

魏妙妙眼睛明亮,看着甚为机敏,稚嫩的声音带着疑问:“白哥哥,你上次是怎么知道我是魏家人的”

“因为你们白家人身上都有特殊的香气。”

小姑娘闻了闻,“什么香味儿?我怎么不知道?”

正在这时,马车帘子被掀开,一名貌美的妇人怒喝:“魏妙妙,你给我下来!”

魏妙妙叹一口气,故作老成的说道:“女人,可真烦!”话音未落就被提着后领儿给拽走了。

魏成均带了两个侍卫,名叫平津,平泽,年纪看似尚轻,没有平夷身上的儒气,身形挺拔,有习武之人的沉稳,是他的几个随从里武功比较好的,常常在魏成均出门的时候跟在他身边办事。

驾着马车走了三日,在日落时分,魏成均一行三个人进了阳林县。一进入这个地界,白逸霄掀开马车帘子往外看了看,看到这个十分,还人来人往,说:“本以为就是个小县城,没想到人还是挺多的。”

几个人一同进了客栈,客栈里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白逸霄对他们说道:“掌柜的,来三间上房。”

掌柜的打量这三位公子,看衣着气度像大户人家的公子出来游玩,恭敬又为难的说:“哎呦客官,真是不巧,客栈里仅剩下两间上房,若你们不介意,可两个人挤一挤。”

白逸霄也不犹豫,“好,那就定下这两间。”白逸霄说完之后,魏成均掏钱,“再来两间中铺。”

白逸霄知道是给随行的平津与平泽的,也不多说什么和谁挤一挤这种话了。

他跟老板搭话:“掌柜的生意向来这么好吗?不知道贵地有什么名胜美景?我兄弟二人路经此地想去逛逛。”

掌柜的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们这里有一座灵山,山上有一座白云观,听说到那里祈愿颇灵,所以天南海北的人都来上香火。”

“哦,原来如此,真的有传闻那么灵吗?”

掌柜的也不夸耀,含蓄的说:“谁知道呢,反正镇上的人都经常去拜,这几年这儿也没什么天灾人祸。信则灵,不信则无吧。”

白逸霄问:“那不知道供的是哪位祖师爷?”

掌柜的答:“也跟别处差不多,一位送子娘娘,一位月下仙人,还有一位财神爷。”

“原来如此,那有没有什么别的忌讳?”

“哪有什么忌讳?您只管去供奉的了。”掌柜的笑道。

见没什么打听的了,白逸霄谢过,三个人跟着小二上楼进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一起去了白云观。

这个白云观就建在半山腰上,上去的时候需要走很长的台阶,进了观里走了一圈,魏成均问他:“你发现了什么?”

白逸霄说:“都是寻常百姓,没什么可疑的。”

“我从未见过香火如此繁盛的地方,人多混杂,我们不急,慢慢来。”白逸霄点点头,表示赞同。

白逸霄在里面恭恭敬敬的上了几炷香,转了几圈,看见了一个批卦的小摊,一个留着长胡子的中年人坐在那里,两只手揣在袖子里。

起先他也不惹眼,后来,白逸霄发现他与别处不同,别处大多是主动招揽客人,而他像个没事人一样,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有客人拿了签去解才去动弹,别处大多是小姐妇人居多,而他招待的客人略有不同,仔细一瞧,那些人都好象是府里的下人。而且每次招呼完下人之后,那名中年人就会招呼一个小道姑领着下人离开。

这小道姑立在那里十分不起眼,但是白逸霄仔细一瞧,发现那小道姑长得还不错。

白逸霄把这点异常跟魏成均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