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1 / 2)
翎帝随着那异兽走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片空地,只见那异兽停在那里,也不跑了,乖顺的立在那里,对着一个人俯首帖耳。
那人立在那里白衣飘飘,气质出尘,恍若神仙道人。
翎帝仔细一瞧,辨认出那个人的面容,“白逸霄?”
那天陪在翎帝身边的臣子回忆起来那场景,还啧啧称赞,那天到了山顶之上,除了看见百年难得一遇的瑞兽麒麟之外,还见到了三年未曾露面的曾经的白家世子白逸霄。
更加稀奇的是,那瑞兽麒麟对白逸霄亲昵有加,乖顺无比。
那日,白逸霄跪倒在翎帝面前,诉说了当年他如何在梦中被仙人指导,游离四海,又如何得到仙人指示,在此山遇见麒麟。
还没等白逸霄多说什么,那些臣子就开始添油加醋的起哄,什么天降麒麟,乃是大兴之兆,又说白逸霄得此奇遇,正是天命的不凡之人。
你一言我一语,翎帝也信服了,当即,他激动的亲自把白逸霄搀扶起来。
并且把白逸霄领回宫里,君臣二人畅谈了一天一夜,白逸霄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奇遇,并且奉上了他所作的《仙游百川集》和《颂麒麟赋》两篇文章。
文章比之先前在宫宴上所作的那篇诗赋更胜一筹,《仙游百川集》是以他自己受神仙之命游览山川名景而作,文中除了写实地的景观之外,还加上了神仙传说润色而出,读之若清风抚心,置身空灵飘渺的境界,心思徜徉,又感受到大江大河的浩荡。
而在作品之中,有意无意的点出当今圣上是如何顺应天命,创造福祉的,还隐约透出翎帝是天上的星宿转世,建立一番功业又将重列仙班。
这一番读下来,就算不是皇帝也有些飘飘然,更何况还是皇帝。
又去读另一篇《颂麒麟赋》,而《颂麒麟赋》可以说是《仙游百川集》的结尾,凡世俗人白逸霄循着梦境找到麒麟,并受神仙之命将它送于皇帝,文中写了麒麟现世,用麒麟的光辉,衬托了翎帝的圣明。文章词彩华茂,富有气魄。
若说先前的麒麟之兆并没有打动翎帝,而他现在献上的这两篇诗赋,却是真真切切的得了翎帝的喜欢。
翎帝也不喝酒吟诗了,一连几天,天天和那班子文臣聚在一起赏读这两篇文章,由韩恒朗声诵读,每说一句,大家停下来品一品。
连皇帝都说好了,那臣子们一定不会说个不字,怎么样夸的不着痕迹,还能讨得皇上龙心大悦,那可是绞尽脑汁了。
一连几天,有的人听到这篇文章脸都绿了,但是还得满脸笑意细数其中妙处。分毫析厘的指出神仙是如何肯定了皇上的圣明。
直到这些文臣肚子里的墨水都快耗尽了的时候,翎帝才放过他们,拿着那两篇文赋,裱起来,并且吩咐史官,一定要将其载入史册。
麒麟现世是吉兆,此事得到了朝廷的大肆宣扬,不仅文武百官都借此事歌功颂德一番,民间也是深信不疑。
既然传说中有麒麟,那肯定漏不掉与麒麟密切相关的人物——白逸霄。
那可是神仙托梦啊,全国各地大小道观数不胜数,也没见过哪里显灵的。如今白逸霄受神仙所托找到麒麟,那麒麟可是确确实实的存在,那神仙托梦也应是真的,那可不得了,白逸霄就算不是神仙,那也应该是个半仙儿了吧!一时间一些民间人士对他推崇不已,影响甚广。
譬如新出的各类话本,都是描写白逸霄与神仙如何交往,如何带着麒麟参见皇上,那描写像是亲眼看见一样。
而供文人津津乐道的是白逸霄的文章呈上的两篇文章,因为皇上的赏赐,他的文章可是货真价实的价比千金。有文人酸他是逢迎拍马,立刻被人反驳,就算是逢迎之作,你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来。文人之间难免会有比较,有人恨白逸霄抢了风头,可是仔细的看一看,这样的文章要他们写也写不出啊。
有影响,就有争议,有争议就有更多的人想了解。有眼力劲儿的商人瞅准了时机,加班加点的赶制出一套白逸霄的文集来,连同从前的诗词一起,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倒是赶了一波潮流。
奇闻异事总是传播得很快,不说全天下都知道了,单在京城里的也算人尽皆知了。
原来门庭冷落的白府,一时间也排上了车马,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能见上面,因为白逸霄还在宫里被皇上召见呢。
为了这件喜事,翎帝下令办了个晚宴,请了许多皇室贵族和高官显贵进宫。
除了观赏麒麟之外,翎帝还把白逸霄做的那两篇诗赋拿出来赏读。
那些个曾围在一起废了老劲的解析作品的文臣们,终于悠闲的坐在一旁看着别人如何绞尽脑汁了。
而这其中有两个人脱颖而出,一个是当今太子,另一个是三皇子。
两个人也不知先前做了什么功课,把翎帝说得心花怒放,脸上笑意未减。
白逸霄因得了皇上的赞赏,得赐了个好位置,把在座的诸位皇子的神情尽收眼底。
太子慕容贤身体不济,但是文采甚佳,三皇子慕容弘的文采不行,倒是说了许多麒麟传说,还不忘夸赞一下找到麒麟的功臣白逸霄。
而五皇子慕容琮最先来的,说得也是最少的,此时面有焦色,总想插嘴补救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