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2 章(1 / 2)

加入书签

虽然白逸霄仅仅入了馆阁,但是他当日在大殿之上为自己正名的风采却被文人竞相传诵。

小酒馆里有几个落魄的书生们常在一起聚首,为谈论天下大事,提起白逸霄在朝堂上的行为,不禁称赞道:“不愧为我辈名士之楷模啊!”

也有文人说道:“此人必成大才!”

“这还用你说?”

旁边的一个包厢里,有两人坐在竹席上,安静的饮着刚出坛的青梅酒,小酒馆隔音不好,刚才那些士子文人的话语极为高亢,以至于十分清晰的传进了二人的耳朵里。

“从前觉得你无心政事,原来只是宝刀尚未出鞘,如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许知涵打趣道。

白逸霄轻叹一声,谦虚的笑道:“谬赞。”

“木独秀于林,风必摧之,子容,你真的想好了吗?”

白逸霄眸色微暗,不像在朝堂之上那般豪情壮志,只是说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这条贱命,有些余热也好。”

听到他这么讲,许知涵不乐意了,他心里相信这位好友是个惊世能才,必有一番作为。

可联系自身实情,许知涵也稍有愁色。

如今朝堂各方势力争斗,靠关系上位者良多,做实事的反而不出头。

只期望一个有抱负的人打破这种状态。

若是从前,他还会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浑话。

可是,“这官场不太好混啊,我入仕有四年了,想当初的抱负一点都没有施展,我在想着,若是不能显达,我干脆退隐好了。”

“哎,退隐是功成名就之后的事儿了,才四年,你就这么放弃了?这可不像我当年认识的许知涵啊。”

许知涵愁色未减,喝了一口酒,说道:“这官场,与我想象的有些不太相同。”

“有何不同?”白逸霄笑得有深意。

许知涵知晓友人有小小嘲弄的坏意思,不想如他所愿,便只笑了一声儿不作答,反而劝到:“你在朝上初露锋芒,却风头劲出,如今去了馆阁,你是否有些失落?”

“做官嘛,在哪儿都能做的。”白逸霄似乎并不在意。

倒是许知涵皱着眉头说道:“那你可要小心魏左相那些人了。”

“我为何要小心他们?”

许知涵此时将内心的担忧全部袒露:“你是不知道,朝堂被魏家把持得厉害,那个张诚就是魏左相的人,他极力反对你入朝为官,就是看不惯你,要排除异己,肯定会对你下手的。”

“许兄对朝堂倒是看得清。”

“傻子都看得清好吗?明显是魏家一家独大,而当今圣上因为过于倚重魏左相,不知一言堂的坏处,致使我们这些人没有出头之日。”

白逸霄听了他的话,赞同的点点头,心里回想起某个飒爽的英姿来,目含伤怀,说道:“人人都叫我防备魏守敬,我当然知晓。实不相瞒,我又何尝不知入仕的难处呢?”白逸霄感慨道,“只不过还是得去试试啊!”

许知涵破愁为笑,愁色稍减,眉眼间带了几分两年前初见时的肆意,说道:“没错,没错。”

二人同朝为官,又有同样的志趣,同样的感触,谈笑间都能感受到对方的智慧,于是对彼此更加尊敬,感情也愈加深厚,这种君子之交都让两人感受到了喜悦。

白逸霄到端文阁报道,白日里处理好公务之后,傍晚就进了万华殿。

守门的士兵早已被交代过,白逸霄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去了。

此时,慕容熙坐在案前,翻着一本奏折,见他进来,将朱笔放下,端起一杯茶来。

跟他打过招呼之后,直入主题,“你可知道贵女遭劫一案吗?”

“知道,是我和魏成均一起去白云观查的这桩案子,最后定的是阳林县主是背后黑手。”

“一个小小的县主竟然敢冲御史大夫的女儿下手,你觉得他哪里来的胆量?或者哪里来的线索让他知道这些贵人的出行轨迹你们只是查清了表面上的喽啰,幕后的操纵者你知道吗?”

白逸霄也不乱猜,恭敬的说:“还请公主告知。”

“你跟魏成均关系那么好,他没告诉你?”

“他说此事关系众多怕我受到牵连,况且我也不是官府中人,也没必要知道。”

慕容熙轻扣茶盏,慢悠悠的说:“可能是家丑不可外扬。”

白逸霄皱眉,疑惑的问道:“什么意思?此事难道和魏氏有关?”

“贵女丢失早在你们去查的六年前就有了,在此期间为何就没有人去查偏偏一到了你们的手里就水落石出了?”

白逸霄沉默不语,慕容熙继续说道:“你们当初是怎么遇见御史大夫的嫡女的”

先是因为魏成均领了刑部的任务,在青楼里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然后去阳林县调查,一路顺藤摸瓜,恰好救下了还未落入淫窟的赵小姐,当时还不觉得有疑惑,此时回头来看,天下真的有那么巧合的事吗?他答道:“因缘际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