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起(1 / 2)
不知是怎么回事,原本在周围的云雾散去,艳阳又高照了。粗厉的杂草在周淳一向只执纸笔书籍的手上划下几道伤口,汗又流了下来。他这才觉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大抵就是这样了。</p>
过了不知道多久,老农立起了身。</p>
“小友,你觉得这种生活苦吗?”</p>
“苦。但亦有乐在其中矣。”周淳回答道。</p>
老农捋捋胡子道:“老朽倒是问你乐在何?苦又在何?”</p>
“苦在辛苦劳作冬三寒夏酷暑,乐在耕耘终有收获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平安喜乐。”</p>
“善哉,善哉。你倒是通透。”</p>
周淳道:“不敢,多谢桃源先生教诲。”</p>
老农的表情一瞬间就凝固了有些不可置信的模样,“你确实是聪慧,八王爷。”</p>
“不敢,小王不过自周围窥得一二,方才猜出了先生的身份罢了。”周淳连忙道。</p>
“哦?”</p>
“先生曾经在山外讲学时曾被学生问过:先生既名桃源比靖节先生如何?先生答:不过其五分之一而已。靖节先生种五柳树,而此处有一柳氏,乃是五分之一。再者靖节先生躬耕于南山下,曾经种过白菜和豆苗,于是小王便借此斗胆猜测一二,让先生见笑了。”</p>
桃源先生点点头。</p>
“王爷此来找老朽为何?”</p>
“但求先生一助。”</p>
“助?我且问你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可赞同?”</p>
“亡,百姓苦,然也。若百姓不苦又何以亡?至于兴者,未必百姓苦。此“兴”一字颇有谬误,可王朝现,也可是民生兴。若治理得当,民生兴,则百姓不苦。至于先生,小王猜测您也是希望有大同出现,但太难。这世间个人有个人的欲望,善与恶并存,所以太难。但,尽力一试。”</p>
“但是老朽并不打算出山。”</p>
周淳有些着急了,“先生……”</p>
桃源先生拜拜手,“但是嘛……老朽有个弟子,两年前收的,是除了王爷外第一个登到此处的。谢家,谢书豫。”</p>
“受教。”</p>
桃源先生大小一声,一挥手。刹那间,周淳就回到了进山的青石板路上。之前他带上山来的两个随从正坐在石阶上,见了他来连忙迎上来。</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