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2 / 2)
不过谨慎起见,还是不要和在这个世界里打网球的人有太多交集。
(我以我爷爷的名义起誓,你一定会成为立海大正选的!加油,少年!)
默默为切原应援后,我返回我该前进的方向。
开始自主锻炼的第二天,我照例连走带跑来到梦幻的蓝紫色海边,果不其然,切原也在训练。不过他连贯地抽打十来个回合后,竟把一个大轮胎绑腰上,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跑步!
光是看他每次抬脚,从凹陷处飞起大量金黄的沙子,就足以看得出每迈出一步都非常费劲,更别提身后还拖一个大轮胎。
忍不住为他鼓掌的同时,我还分心去想象切原的腹肌轮廓,在这种高强度的持续刺激下,腰线一定会拥有非常迷人。
(噢,stop,打住。对方只是个13岁的少年而已。)
但□□,我在周末的行程安排中,添加了一项,那就是去附近的大学欣赏帅哥打球。
嗯,网球除外。
不知是不是因为切原,我觉得每天的晨练变得很值得期待,生锈货船的所在地,刚好是我锻炼路线的中点站,自然的,中场休息的余兴节目,便是自沿海公路,俯瞰切原向船身奋力击球的身姿。
即便是外行,我也感觉他的力气渐长,而且控球能力提高了,可以轻松做到把球每次都打在同一处。
丸井说的不错,这孩子很快就能追上去。
一天傍晚,我放学后特意骑着自行车绕路至此,沿小路走到海边,慢慢抚摸船身上一个个如努力勋章般的圆形凹印,我竟期待那一天早些到来。
(真是,之前还唯恐避之不及的。)
自己嘲笑着自己,我不料转身准备回去时,只见切原站在公路的栏杆边。
他和我面面相觑。
场面一度尴尬,以至于我慢吞吞原路返回和他并肩而立,我俩谁都没说话。
切原脸很红,不仅仅是因为夕阳的艳丽。我怕他是误会我了,脑中准备了至少3套不同系列的说辞,我开口:“其实,我是有一天早上骑车到这边看日出,看到了你在练习网球。”
切原抿着嘴,一副事情败露的紧张表情。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吧。)
继而我惊讶道:“切原同学你真厉害,竟然能让球在金属上留下凹痕!虽然在之前光是听声音就觉得很震撼了,刚才近距离一看,更是惊人!”
这孩子经不起夸,不出三秒就腼腆而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毕竟我是要超越那三个怪物,成为No.1的人!”
(啊,怪物这种形容听上去不是在夸人呢,可别让本人们听见噢。)
慢慢理解到了切原的可爱之处,我点点头,顺势问出很想问的事情:“切原同学,每天放了学也要来这里锻炼啊?”印象里你是天天都坚持晨练。
“不…”切原脸上的锐气散去,他苦恼道:“本来是这么打算的,但除了今天,我每天都被英语老师留下来强行补课!”
(也就是今天才结束地狱的补课之行啊。)
“而且明天又要被抓去补课!”
(竟然只是中场暂停,切原选手,请节哀。)
非常不厚道地在心里和切原一唱一和,但我脸上还是挂着同情的微笑。
“上山!你英语很好吧,今天早上的小测你分数很高耶!”
(一般,也就是公司缺人手时凑合做个临时翻译,当然没兼职工资。)
当然心里话不能说给切原听,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他讲:“没有的事,说到英语,不得不提班长石原,到底是小学曾在海外留学,她的成绩才没得挑呢,而且人又很亲切。所以,切原同学,要是想摆脱补课,平时要多请教班长才行呢。”
“嗯,说得也是。”
(切原少年,你真可爱。)
并不存在的尾巴在我身后摇得正欢,一身轻松的我坐上自行车,和切原做礼节性的道别。
“上山。”切原明明已经和我说了bye bye,却又忽的叫住我。
(话说,他最开始是叫我上山同学的,什么时候直接叫姓氏了?)
暗示着关系在微妙拉近的细节让我有了一丝危机感。
我笑着问:“还有什么事吗,切原同学。”反正我不会直接叫你“切原”的。
切原挠挠头发,碧绿的眼睛在夕阳照射下折出碎光。他用这双像是宝石匣子的眼看向我:“上次的三明治和酸奶,真好吃,和市面上卖的味道完全不一样…”
(废话,要都像我这么舍得下料他们还赚钱不?然后呢,你要给我回礼吗?)
“所以,上山,你可以…”
(可以什么,再给你做一次吗?)
我沉默等待他下文的同时,心想这也不是不可行,就当是多拿了双筷子上桌,反正天天一个人吃也怪无聊。
切原像是鼓足勇气般,向我请求道:“所以,上山,能告诉我详细做法吗,那个三明治的。”
我原地愣住。
切原赤也,发誓要打败立海大三怪物成为No.1的男人,此刻竟一脸期许地要我教他做三明治?我能说填充那块三明治的馅料,其实是中午没吃完的剩菜吗?
啊,错了,他还只是个13岁的少年。
而且即便是剩菜,我也有吊打一般抠门餐馆的自信。
忍住各种形式上的吐槽回击的冲动,我对他点头,当是答应了。
理所当然了,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
睡前,看着切原像个第二天要去郊游的小学生般兴奋不已而发来的大段文字。
对此,我只回复他:别迟到,早点睡。
“请尽量别迟到”、“希望你能准时”……委婉说辞统统不要了,反正切原以那个神经粗大的大脑,会在意措辞间的微妙就怪了。
至于他结束次日傍晚的自主练习来我家学做三明治,竟还厚脸皮地“拖家带口”,那是后话。
但远离原作一众角色的最初考量,确实在和切原赤也交换联系方式后,偏离得更厉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