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6、第八十六章 ... 第八 ..(1 / 2)

加入书签

局势转瞬即变。

新年、元日。

卜靖云打出旗号“匡扶正统”, 竟未与灵王联手, 在西南一带地区, 反了!

事情刚出来的时候, 大兴朝所有的读书人都以为卜靖云是疯了!

灵王好歹也是皇亲国戚, 卜靖云他是什么人?凭什么“匡扶正统”!

结果,卜靖云还真能匡扶得了, 据闻昭惠太子遗孤与其兄弟十六皇子的女儿……都站在他那儿, 是以卜靖云不是为了自己反的, 而是为了他们反的!

这理由比起灵王来说还充足得多, 便是灵王, 怕也要向昭惠太子遗孤俯首称臣,再也不能自立门户。

卜靖云发兵与赵玉君对上的那一刻,魏俊轩退了百里地, 退出荆北境内。

他转手, 便去攻打江陵。

比起防备森严的襄阳,江陵城中繁华无尽,面对魏俊轩的破竹之势, 节节败退……

魏俊轩占领江陵,便不再有动作,卜靖云与赵玉君在锦州城外打了月余,互有胜败。

但赵玉君明显没有卜靖云老辣, 几次吃亏都要比卜靖云严重得多。

江陵被占领,朝廷焦头烂额。

魏俊轩这一手打得他们猝不及防,但若不欲两线作战的话, 他们必须得专注于和卜靖云对战——也就是说,江陵,他们要出兵到江陵的话,粮草支撑不住!

结果没过几天,灵王也立了个旗号,反了。

灵王谋士在沧州城外大骂卜靖云无耻,竟找个假的郡主来谋反起义。

乌诗诗根本不是十六皇子的血脉,如若不信,可找当时被贬的犯官女眷作证。

那乌诗诗本是县官之女,家眷多得很,卜靖云为了窃国,如此之事都做得出来,他说昭惠太子遗孤在他那儿,但昭惠太子遗孤呢?怎么不见他出面?!一时间普天下读过书的没读过书的都开始唾骂卜靖云。

灵王虽是乱臣贼子,但他们心里清楚,成王败寇,当今皇上也不是什么好鸟,但卜靖云若连皇亲国戚都不是,这样不忠不义的人,便不可与之为伍了。

霎时间,西南一带卜靖云的名声跌入了泥地,而灵王的名声节节高涨!皆因为有了对比之后,他们发现灵王真是个仁善之人。

卜靖云忽然意识到,他可能被陆含风给骗了,陆含风也许根本就不是什么昭惠太子的遗孤,若他真是昭惠太子的遗孤,站在朝廷那儿也就罢了,如今怎么敢如此光明正大地逼迫他?

曹俞麒就是站在陆含风那边的人,他们之所以站在一起,只是因为他们都是朝廷的人!

卜靖云在锦州与灵王和赵玉君的兵马都交手了两回后,写了一封诏书,痛骂了朝廷的无耻!他说朝廷派手下官员——宿阳县令陆含风,假冒昭惠太子遗孤,来诱导他造反!他明明是想要匡扶正统,结果却被朝廷坑了这么一大把。

灵王想要挟天子以令天下,分明自己才是那个居心不轨的人,如今将他陷入这样的境地,无非就是想自己清清白白……

这诏书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自己,顺带又挑拨了灵王与真正昭惠太子遗孤的关系,卜靖云带着手下军队,也不继续在锦州受两面夹击,而是连夜行进至魏俊轩处,两方人马汇合。

灵王和赵玉君被留了下来,赵玉君便继续在那地界和灵王对干。

卜靖云与魏俊轩倒是没再干什么,而是一人镇守福州,一人镇守荆南,两个人便像一根钉子一样,重重地插在了大兴朝的版图上。

而灵王与赵玉君的仗,渐渐就打至了白热化的程度……

赵素衣买了许多的地,在襄阳城这片,种了一大片的甘蔗。

包文章在灵王跟着起义的时候,就从宋阳赶到了襄阳,与赵素衣两个人深谈了许久,最后借出万两金银,助赵素衣买地买甘蔗……

其他的地方,包文章也开辟了甘蔗庄园,而襄阳城这一带,赵素衣准备留在襄阳多久,便种多久的甘蔗。

等到卜靖云出逃,与魏俊轩在福州及荆南一带安分守己的时候,包文章又过来找了一次赵素衣,道:“赵姑娘之计绝妙,釜底抽薪!”

卜靖云和魏俊轩已经反了,所以他们不得不继续反下去。然而现在天下都知道他们的旗号立不住脚,所以他们洗白了自己一波,却只能按兵不动,无法振臂一呼。

灵王那边更是,不得已与卜靖云反目,他自己手下的人马不够,虽得了人心,可是战败只不过时间问题。

原本一场浩劫,赵素衣如此做法,却正好解围。

“只不过,有点儿冒险了。”

赵素衣倒很平静地道:“这个险不得不冒,若不然,卜靖云知道陆大人的身世,肯定要拉他一道下水。如今这么做,他恐怕还以为陆大人是装出来的。”

包文章笑道:“听赵姑娘的意思,赵姑娘是不愿陆大人被拖下水才这么做的,只不过,若赵姑娘没有他心的话,为何还要做这么多,以备不时之需呢?”

茶叶,炼糖之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