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1章 利益最大化(2 / 2)

加入书签

当然了,前提是她能够后继投资,盘活这个厂子。

她这个思路,让顾熙宸也是意外了一下,然后伸手点了点她的脑门儿,无奈道“前一句话还充满了情怀呢,后一句就是利益最大化了!”

材料是基础行业,她有心动做实业,还是基础行业,明显是被汽车事件震动了。

可是一转念,就去盘算怎么以最低的成本,弄到一个满意的玻璃厂……

秦梦雪笑“我是商人嘛,唯利是图!”

顾熙宸只是笑笑,自然不会把她这话当真。

秦梦雪也没有解释太多。

两人都知道,很多参与改制的企业,都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堪淘荡,涉临破产边缘的企业。

很多厂子,不仅不能为地方创收,厂内国有编制时的老员工,还成为地方经济的负担。

--厂子虽然不盈利了,但他们都有编制,还是要发工资的。

工资哪里来?自然是财政拨。

为什么?

以前就是财政拨的啊。

厂子赚钱的时候,除了工资,利润都上交了财政,那时候国有嘛

现在厂子赔本了,大家养不活自己了,难道就要被zhèng fǔ一脚踢开吗?

这种改革开放中造成的困境,新旧理念的碰撞,令很多地方zhèng fǔ十分头痛。

所以也就有了很多偌大一个厂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