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不接(1 / 2)

加入书签

外面飘着绵绵细雨, 雨看着小,淋在身上却也见冷见寒。

好在铁壶里烧着滚烫的开水,兑了两桶温水,让岩哥儿和李良田进澡堂马马虎虎的洗下澡换身干净的衣裳。

林可欣和李青花麻利的张罗出浓浓的姜汤,让他俩各喝一大碗,店里其余人也跟着喝一点儿。

朱婆子和宛姐儿及三春,把堆在铺门口的东西搬进杂物间里。

都是岩哥儿和李良田这几日在山里淘换来的, 乱七八糟的啥都有点儿。

忙活完,朱婆子进后院继续干活, 宛姐儿和三春则守着前面铺子。

闲聊了会, 李良田赶着家去,也就没有多耽搁, 李青花见女婿要走, 便说顺道一块走, 省得叫两个牛车。

送着他们离开, 林可欣和岩哥儿回了屋里。

也才走了几天吧, 满打满算都不到十天, 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家里琐琐碎碎的事也是有些的, 林可欣絮絮叨叨地说给儿子听, 顺便问问他在外面的情况。

一个下午也就这么过去了, 因着下雨天, 阴沉沉的天色, 怕女婿们不好归家, 林可欣早早地便张罗着晚饭。

岩哥儿回来,他胃口大,这晚饭自然得弄丰盛点,连饭都要多煮一筒米。

张山柴和姜正好没在林家吃饭,林可欣将炖好的鸡汤,各舀了碗妥当的搁进篮子里让他俩拎回去。

这鸡是大女婿拿过来的,足有五斤多重。

还有道麻辣小鱼干,撒了些花米碎,味鲜美酥脆还有点嚼劲儿,口感微辣,特别的香越吃越香。

是岩哥儿在一个靠糊的小山村里换回来的,村子里也没多少,才换了六斤,看着挺多,各家分一点儿也就尝个味儿。

今个也让张山柴姜正好两人带了些小鱼干回去,小炒煎炸焖煮都成,咋弄都好吃。

李青花李良田走时,也拿了一些给他们。

朱婆子吃着麻辣小鱼干,有点收不住筷子,越吃越想吃。“东家,这麻辣小鱼干完全可以放店里卖,好下酒的很呐!吃着它我都想喝点儿米酒。”她乐呵呵的笑着,眉眼舒坦轻松,自来了林家干活,这日子过得可真是赛神仙了。

“货源不稳定呢。”林可欣看到小鱼干时,就觉得可以放进店里买,可惜产量太低。

宛姐儿也喜欢吃,她本身不太吃辣,来林家后吃着吃着竟也习惯了,就是容易鼻尖冒汗,嘴唇儿红红像上了层胭脂。“东家每次烧菜火候都把握的特别好,小鱼干炸的好香,又酥又脆还有嚼劲儿。”

“这是需要功夫的。”

“我得跟着姑好好学,哈哈哈,学到了就不愁吃。”三春乐滋滋地笑着。

岩哥儿回来了,算账的事林可欣交给了他,她就只管着做卤味,有三春打下手,倒是一点不见累。

这两天没接宴席单子,只需要顾好两个店的卤味便够,可以睡个早觉。

次日依旧是绵绵细雨,雨丝如雾似烟,笼罩着新叶镇这片不大的天空,光线有些暗,铺子里不如往日亮堂,细雨落一会停一会,屋檐下总有水珠滴滴嗒嗒。

约是辰时末,宋顾怀过来了,他拿了把素净的油纸伞,缓缓走过清冷的街道,坐在铺子里和三春宛姐儿说话的林可欣,就见他边收伞边进屋,那瞬间,屋外面的雨雾仿佛仙气儿般,将少年衬得格外俊秀。

这孩子长得怪好。

“东家。”

“岩哥儿在厢房里呢。”

宋顾怀略略颔首,徐徐步入后院。

四月里的考试,宋顾怀打算三月底前往县城,从新叶镇到县城,天蒙蒙亮出发将将傍晚才能到,路上不能耽搁,出点儿小状况啥的,都得在外面借宿。

林可欣给他们准备路上吃的干粮,好在天气不算热,蒸些馒头贴点饼子,自家店里的卤味,炸些麻辣小鱼干,每人准备两个大水壶,一壶茶一壶凉白开。

三月二十五出发,说是个宜出行的好日子,也是巧的很,刚好是晴天,太阳出来的早。

扬宝全送着两个儿子到大妹店里,李青花想来,但家里的琐碎还有公公得有人照顾着,她只得留在家里。

顺哥儿安哥儿大包小包备得很齐全,干粮和水林可欣也给他们准备了,这般看着,倒是有些多,不过没事男娃儿胃口都大呢,也就顾哥儿稍稍矜持些。

三月二十六没下雨,却是个阴沉沉的天,像是随时要下雨般。

林可欣惦记着怀孕的大闺女,算算日子她应该是四月初有生,可惜沈大夫还没回来,要不然,非得接她来镇里去普济堂看看,二闺女当初也是让沈大夫给把了脉的。

这个时代生孩子太艰难了,说句不好听的,全得凭自个运气来。

“……我就想去桃溪村瞅瞅,我都快一个月没见着她了。”林可欣有点愁,岩哥儿不在,她也不好走。

朱婆子知道东家在念叨什么,笑着道。“我上回见着春杏,身子骨好着呢,她又生过两个,没啥大事儿。”

“生孩子不是件小事,女婿在镇里做事,家里就两小的在,身边也没个大人我哪里坐不住。”指望张家或张婆子?林可欣觉得还不如她想别的办法。“朱大娘你看这么着成不成,我去东兴街帮忙,让我大女婿四月初回去守几天。”

“这倒是个办法。”

“二表姐。”

“娘。”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林可欣起身往前面铺子里去。“春花你咋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