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秋夜宴(2 / 2)

加入书签

“只是什么?”元成帝急切地问洛甄,他已经多年未能梦见睿敏皇后了,他总以为睿敏皇后不入梦是因为她不肯见自己。

“只是母后向儿臣提起,她还是二八年华时与您共患难,后来经历了百般磨难才嫁与您,您求娶她时,还向她许下一个承诺,母后说这个承诺她看不到实现的那一天了,她希望儿臣能在您的庇佑下,得到自己想要的。儿臣还未得知这个承诺是什么,母后就走了。”

元成帝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哀痛之意,显然是对洛甄所说的深信不疑。

不远处的洛瑜紧盯着洛甄:⊙ω⊙妹妹,你怎么换了个套路?不是玩思念成疾吗?怎么成了托梦了?不对,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母后真的给你托梦了吗?

洛甄完全没注意到洛瑜的眼神,她每说一句话,就暗搓搓地看一眼元成帝桌子上的瓜果点心,(T ^ T)真的好饿啊。加油!再忍一会儿。

以她对原小说的理解,她说的这些话,元成帝肯定是信了。

不为别的,那个承诺元成帝只和睿敏皇后说过,除了读者洛甄,谁都不知道。洛甄能说出来有这个承诺存在,就能让元成帝完全相信。

元成帝当年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睿敏皇后则是左相之女,自幼习武,还曾亲上战场,带兵击退外敌。

家世好,还是位能文能武的巾帼将军,偏偏对元成帝一见倾心,自然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成婚时,睿敏皇后说自己期盼着能一生一世一双人,还说希望成婚后她还能出入战场,她不想只做个深宫妇人,元成帝便许下诺言,告诉睿敏皇后自己此生只爱她一人,更不会束缚住她,即便进了宫,也可以自由出入。

只是,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帝不可能不纳妃子,也不可能让自己的皇后混进军营里。

说到底,睿敏皇后的一片痴心终究是错付了。洛甄也只能提起这个承诺,让元成帝清醒清醒。

元成帝因为洛甄的话感觉到羞愧和自责,他看了看旁边的丽妃,莫名的烦躁,道:“甄儿,快起来吧,跪着怪难受的。”

洛甄仍不起来,大声道:“儿臣今日斗胆向父皇求一份恩赐,母后的生辰快到了,儿臣近日又在太子哥哥那里翻出了母后的遗物,对母后尤为思念,记得母后当初不喜奢华,儿臣想向父皇求一道圣旨,让宫中节俭用度,戒奢华,再让各宫抄写佛经,为母后祈福。”

元成帝想到前不久还答应了丽妃修建摘星楼,有些犹豫,但又觉得,为了个只有皮相和睿敏皇后相像的人大兴土木,何尝不是一种对睿敏皇后的辜负呢?

德妃见元成帝还在思虑,忍不住开口道:“皇上,您就成全了这孩子的孝心吧,前几日,臣妾见她食素,又学写佛经,还甚为诧异,眼下才知道,这孩子真真是想着姐姐,念着姐姐。”

下面的一些大臣也高兴,正愁没办法打消皇帝的念头呢,结果就有一个送上门了。

于是乎,一个又一个的大臣跑到元成帝面前,对洛甄各种夸赞,说此举既能让先皇后泉下含笑,又能让天下人对皇帝歌功颂德。那一套又一套的,听的洛甄都不好意思了,感觉有点儿小羞耻。(/ω\)尤其到最后,洛瑜也加了进来。

结果元成帝当然应下了,他要不答应,绝对脑袋被驴踢了。

洛甄回到座位上坐下,洛瑜紧跟着她坐下。

“阿甄,今日你让我刮目相看啊。”洛瑜觉得洛甄之言,既维护了德妃,又打击了丽妃,还打消了父皇修建摘星楼的念头,更是在众臣乃至天下人那里博得了个好名声,一石四鸟,甚好。

洛甄捏起一块水晶桂花糕咬了一口,道:“太子哥哥,你今日可是欠了我一个大人情,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妹妹要请你担待了。”

“请我担待什么?”洛瑜满头雾水,心里隐隐感觉大大的不妙。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太子哥哥最近开始批阅奏折太辛苦了。妹妹身体有些不适,有劳太子哥哥派人和父皇说一声,妹妹先行退下了。”洛甄把糕点放下,莞尔一笑,起身离开了。

洛瑜目送着洛甄离开:(;一_一)总有种被妹妹坑了的感觉。

洛甄打算现在,立刻,马上就回朝露殿大吃一顿,因为实在太饿了!能看不能吃的痛苦谁知道?!

“公主,不必走的太急,殿里都备好了。”碧桃眼看着公主越走越快,宫人们只能小跑跟上。

洛甄正打算回头和碧桃说快点儿走,不必停之类的,结果迎面撞上了人。她晃了晃身子然后站定了,心里喊道还好还好,至少没摔个狗啃泥,不然丢脸丢大发了。

咦,怀里是个什么东西?洛甄低头一看,好嘛,一个小丫头拽着她的裙子,倒在她怀里。

“你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孩子?”

小丫头不答话,黑黝黝的眼睛亮闪闪地盯着她看。

洛甄发觉从刚才撞上起,这孩子就没吭过一声,难不成不会说话?现在怎么办?元成帝一共四个公主,她都见过,这孩子应该是哪位大臣家的。洛甄想了想,现在回去,恐怕宴会已经结束了。

“碧桃,你叫上几个人尽快回去,问一问谁家孩子走丢了?本宫现在带着这孩子到前面的凉亭,你找人送些吃的过来。”

夜色渐浓,月光反而更盛,照的地上亮堂堂的。

看着那轮满月,她不禁感叹,没想到自己在异世过的第一个中秋,是和一个不认识的小丫头赏月中度过的,不知道洛瑶在做什么,来这么久了,她还好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