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1)
第一章怀德书院
绿柳绕城墙,百花添风香。
香车宝马行,欢言笑语盈。
风暖拂水面,不见美人颜。
天上人间,亦是长安。
长安多才子,多美人,亦多纨绔。
鹤山巍巍,原水涛涛,草木繁盛,鹤鸣不止。
怀德书院就建在这个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的地方。怀德书院是长安读书人所向往的圣贤之地,当朝丞相卫远就出自怀德书院。
卫远在怀德书院读书时,怀德书院还没有现在名气这么大,虽然培育了不少的有德、有才之辈,也有不少人入仕,且官职不低,但还是被建彰书院稳稳压了一头,位居第二。
卫远做的了一手锦绣文章,殿试上一篇《定国论》惊艳了一众考官,被当今圣上钦点为状元,入朝为官,一路升迁,仅十年就官拜丞相,为民为国,修运河,开商道,抚灾民,减徭赋。朝野上下莫不佩服,全国百姓莫不爱戴。
卫远官至吏部尚书时曾为怀德书院亲笔题了一副楹联,院长令人雕刻下来挂在书院门旁:“立功先立志,做学先做人”。
后来怀德书院赶超建彰书院,位居第一,这幅楹联也没有改变,一直悬挂至今,激励着书院的学子。
怀德书院招生不论老少,不论贵贱,不论贫富,不论性别,上有皇子,下有乞丐。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相差也不多了。如卫远,是世家子弟;还有如今的刑部侍郎刘玉。
说起刘玉,也是一个传奇人物,父母不详,有谣言说他是某个大官扔掉的私生子,也有谣言说他就是乞丐的孩子,反正被人知道时就已经是乞丐了,十多岁溜进怀德书院偷听先生讲课时饿晕在学堂外面,被卫远所救。
后刘玉做了卫远的书童,但待遇不错,卫远让刘玉跟在身边,准许他读书,给他提供帮助。刘玉在卫远身边接触的知识要比一般学子要高深,看的书也是一般学子接触不到的,这是世家、贵族独有的便利。
刘玉勤学苦读,在跟随卫远七八年后,于及冠之年考取功名,殿试第四。有权势、有财势之人大多将家族子弟留在京城,刘玉因为出身被外放做县官,因治理有方,政绩优异,一路提拔,仅七年就重回京城,由用五年就官至刑部侍郎,惹得朝中不少官员眼红。
如今刑部尚书年老多病,多年乞求告老还乡,因皇帝推辞而不得,去年冬季刑部尚书大病一场,身心交病,眼看即将致仕,众人猜测下一任刑部尚书就是刘玉。
卫远和刘玉在朝堂都是手握实权的人物,这使得怀德书院名气大燥,赶超建彰书院。
现今,卫远的儿子卫陶也在怀德书院读书,那也是书院众学子所追捧的对象。
卫陶,陶,乐也,卫远希望儿子能够获得畅快、洒脱,所以取名为“陶”。皎皎如九天之明月,肃肃如林间之修竹。家学渊深,又自幼拜了名师,饱读诗书,待人温和有礼,真是清朗爽举。
可惜现在这个白玉般的少年略有狼狈,一匹黑马飞奔而过,将卫陶撞倒。
“浮之兄,真是对不起了,晚些我一定登门谢罪。”一个衣冠略微凌乱的少年语气慌张,急忙向拱手卫陶作揖道歉,然后追马远去。
卫陶被人扶起,略微整理衣冠。
身边仆从问道:“公子要先回府换身衣服再去书院吗?”
“不了,先去书院,再整理也不迟。”卫陶又问:“去问问,那是哪家子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