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七章 一日(1 / 2)

加入书签

姜拂月从花廊走出来, 耍了一番嘴皮子威风,只觉心情舒爽极了。

因为只是要去一趟长安苑, 她便只带了一个小丫鬟, 还是那日一起去宋府的玢儿。

“你手酸不酸?”她看了眼小丫鬟盖在秋衣下还细细的胳膊,玢儿怀里抱着几本书似的东西, 虽不算特别重,但从长安苑一路走过来,也够吃力的。

早知道是来拿这些东西, 她就找个力气大的来了。

“还说有好东西要给我呢……”姜拂月嘟囔着, 不顾玢儿不知所措的眼神,硬生生从她手里分了大半出来自己抱着。

“姑娘,还是……”要是让秋叶姐姐知道她让姑娘自己搬东西, 定是要骂她的。

姜拂月摁住她伸过来的手:“算啦, 路还长呢。等到了门口, 我再把东西给你, 秋叶不会知道的。”

玢儿看着她脸上活灵活现的神色, 只觉得自家姑娘越看越美。

她愣了半晌, 才小跑着追上去:“姑娘,等等我。”

姜拂月闻言放慢了脚步, 脑子里想着西婵的事。

此事过后也该长记性了吧?要知道她还是手下留情了的,特意提前和那车夫说好了,只走半个时辰便停。若是真走上一个时辰, 她回来便也要一个时辰, 那时天可就真的黑透了, 任她说出花来,谢允君怕是也不会轻了。

毕竟秋叶说了,夫人最重家风,就连傅汐如平日里也是不得无故晚归的,更别说其他姑娘了。

回到安玉院,秋叶果然什么都没发现,姜拂月拍了拍战战兢兢的玢儿,自个儿抱着东西搁到了桌案上。

她抽出其中一本,那是世子爷体贴地送来的傅府家规。

姜拂月努了努嘴,本想丢开,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地塞到了枕头底下,想着晚上睡前瞧一瞧好了。

毕竟傅府与从前家里不同,比如禁止晚归这个事就是她没想到的,未免以后再稀里糊涂地让人拿住把柄,还是认认真真地读一遍罢。

剩余的还有几本,她还不太清楚是什么,就好奇地随手抽了一本翻开来,靠在桌案边一页页看。

这是……家谱?

说是家谱也不像,就是列了好多不同家族的人员构成,边上还详细地注释了出生年月及职务。

相爷不愧是相爷,这样的东西都有。想来能被列到这上头的,定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只可惜姜拂月认识的人太少,翻了好几页也没看见个眼熟的。换了一本,倒是在中间的位置看见了宋家。

她大致地浏览了一遍,和自己知道的情况都差不多。宋绮眉上面有两个哥哥她是知道的,只是都没见过罢了。

翻着翻着,姜拂月突然心中一动,手中的速度加快了,到了最后一本的时候,才终于发现了自己要找的。

高家。

名字外加了黑框的,表示已经离世。姜拂月扫了一眼,只觉心头一片灰凉。

高家是武将世家,血脉比起前面那些动辄几十人的大族来说,着实显得衰微。

祖辈只剩老太太一人,而高彧有一弟两妹,弟弟十年前便战死沙场,姜拂月唯一的小叔连面都没见过就没了。

再算上出走的高彧,高家上一辈,竟只剩两个姑姑了。

姜拂月合上册子,没忍心再看,脑海里却不断回忆起上头仅有的几个名字。

大姑姑早年出嫁,已为他人生儿育女,小姑姑至今独身。也曾繁荣昌盛过的一个家族,竟好像躲不过绝后的命运。

直到吃午饭,她还一直想着这件事,心里的唏嘘惋惜都快化成实形了。

然后她就被傅洵点名了。

“吃饭不要走神。”

姜拂月点点头,默默地埋头吃。等吃完一找,傅洵果然在前面不远的地方缓缓走着,速度放得很慢。

她小跑两步追上去,笑眯眯道:“你在等我吗?”

傅洵没答,只问:“你看了我给你的东西了?”

“对,”说到这个,她黯然下来,“我去翻高家的,发现后辈无人,这样下去,岂不是香火要断了。”

在桃元那样小而偏僻的地方,许多人家都会生很多个孩子,仿佛这样下一代的传承才有了着落。

高家这样一个家族,门式衰微到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无法想象。

傅洵道:“你上次跑出去,不是见到了高家后辈么?”

姜拂月倏地回想起那个从马车上下来的女子:“高苑苓?”

“她是你大姑姑的女儿,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她是随母姓的,平日里也多住在高家。”

姜拂月一拍脑门,是了!她之前没注意,可不是吗,她是姓高的。

傅洵瞧了她一眼:“你就不必操心了,百年大族,没那么容易消亡的。”

哪怕没有高苑苓,旁支里过继一个过来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如今还多了姜拂月这一个直系的。

姜拂月松了口气,又能轻快地走路了。

“高家后面的,你可看了?”

“没有。”她看完高家就直接合上了,后来便过来吃饭。不过上面的人家几乎都是不认识的,她还以为暂时不看也无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