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四章(1 / 2)

加入书签

几乎是一瞬间, 姜拂月便想起了父亲留下的那副画,画里姿容绝艳的红裙女子正是年轻时的太后。

若真如高净州所说, 那这一副被高彧至死珍藏的画像, 倒是能解释通了。

可如果他说的都是实情,所谓的京城外的心上人根本不存在, 那谁是她娘亲?

姜拂月倏地白了脸色,怔愣地看着桌上湿润的水痕渐渐消退,齐云霜三个字就那么无声地消散在空气中。

高净州似乎也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 良久才听见他缓缓道:“大哥离京那日黄昏我从外面回来, 恰好在城门外碰上。”

姜拂月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他口中的大哥是谁。

他自己也很快反应过来,眼神闪烁了一下, 改口道:“高彧那日驾一乘马车, 我问他可是朝廷有紧急任务需外出, 他说是, 然后什么都没说, 驾车走远了。”

“我当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后来才想起,高彧作为戎马征战的将军, 出远门只骑马不乘车,更何况亲自驾车。”

“这么多年我一直好奇车里坐的是谁,有本事让大将军做车夫?”

姜拂月一时沉默, 脑子里盘桓不去的种种疑问。原本到傅家之后, 许多关于父亲的疑问都得到了解释, 安定了这么些天,却突然说前面那些解释都是假的?

高净州铺垫一番终于切入正题,定定地望着她,目光中甚至隐隐带着几分对某种答案的期待:“你们共同生活了十几年,期间就没有别的人吗?”

他七岁被高彧从鬼门关救回来,此后十三年几乎形影不离地跟在他身后。既看过他年少时与人醉酒说轻狂大话,也看过他一身磅礴大气立于万军之首,英雄不过如此。

高彧无疑是高净州心中所有英雄形象的结合,就是这么一个人,却从某日起,整个京城都叹起英雄难过美人关,说他为了一个女人,抛弃家族朋友和正需他庇护的盛朝,远走他乡。

高净州那时才二十岁,还没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脑子里尚存一些天真,他想,大哥或许是有隐情的,单单只为了一个女人,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毕竟英雄无论何时都会以家国为先,怎会拘泥于儿女私情。

只可惜许多年过去了,昔日英雄仍旧没有回来。高净州在暗室里坐了两天两夜,终于接受了英雄为情落入尘泥的现实。

跌落云端的英雄可还值得人们歌颂?高净州阴沉着脸嗤之以鼻,恨不得转身踩上几脚。

即使心中已经给高彧定了罪,可他知道自己还是急需一个答案,他又问:“没有奇怪的事吗?他可有什么令人费解的行径?”

姜拂月回忆半天,并不觉得有什么事是怪异的,她诚实地摇摇头。

高净州很快冷笑一声,一副“我早就料到了”的表情,嗤笑道:“亏我年轻天真,曾替他辩解以为其中是有隐情的,没想到真是为了一个女人。”

“为一个女人怎么啦?”她看见他讥讽的表情,忍不住反驳道。父亲行为错在他考虑不周全,一时冲动远走,但并非因为他是为了女人。

“堂堂护国大将军,脑子里只有些情情爱爱,说出去就是全京城的笑话。”

姜拂月气结,只觉这人思想过于偏执,完全无法沟通。她气道:“谁说将军就不能有情爱了?又不是木头人。”

高净州冷冷瞥她一眼,仿佛在看一个胡闹的孩子,并不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好像也不愿再说什么了。

冷场了一会儿,姜拂月便主动起身,叫上门外守着的徐愠,直奔傅府而去。

最初那些话都是傅洵告诉她的,若想求证,自然还是找他最好。

“世子不在吗?”

春螺抱着只汤婆子从半开的院门里探出身子:“午后出去了,还未回来。今日天寒,姑娘别等了,还是先回去吧。”

姜拂月呵了呵手,失望地转身欲走,方一侧身,便见傅洵一行人正沿着砖石小路缓缓走来。

“找我?”

傅洵领着她进屋,屋子里一直烧着暖炉,暖融融的似晚春一般。姜拂月自觉地解了斗篷,伸着手去烤火。

“见过高净州了?”

“嗯,”她抬起一双潋滟杏眼认真地望着傅洵,“我到傅府的第一日,在亭子里你同我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么?”

傅洵顿了顿,淡声吩咐:“你们都下去。”

一时下人都退得干净,屋里就只剩他们两个。姜拂月一见这架势,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你先说说,我那天都和你说了什么。”

“你说我父亲离家,是为了与我娘再续前缘。”

傅洵点点头,终于有机会道出实情:“这只是一般流传的版本。”

姜拂月心中一紧:“那真实的版本是什么?我爹倒底为什么要离京?”

他沉默一瞬,摇头:“我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