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七章(1 / 2)

加入书签

皇帝生辰过去没几天,热闹之后, 京城便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不过说是平静也不恰当, 到底是年关将至, 各家都忙着各家的事。

这日, 姜拂月跟着府上管事丫鬟外出置办年货, 以她如今的身份, 自然是不必做这些事儿的, 只是高锦淑说让她跟着瞧瞧, 以后嫁了人家,这些东西都是要心里有数的。

“小小姐, 您瞧什么呢?”玢儿指挥着几个小厮提东西, 转头一看, 发现姜拂月正歪着头往街边一家首饰店里看。

“你让他们放下东西等等, 我进去看看。”说罢,便被什么吸引住似的,一步步走进店里去了。

玢儿一句话都没来得及多问, 便只能这样吩咐下去,自己赶紧跟上去了。

说来也奇怪, 她家小姐的喜好她如今也摸清楚个七七八八了, 平日里不见她这样走不动路的,还是个金银首饰店。

正值腊月里, 多的是人情走动, 这贵重精致的首饰自然也成为了各女眷之间争相赠送的好礼。何况京城最不缺有钱人, 店里笼统有十几个客。

而离掌柜最近的一个柜台上, 黑绸布垫底的托盘上整齐摆放着好些样式不一的红绳,姜拂月上去随手捏起两根,便去掌柜那里问价。

“小小姐原来是来买红绳的。”玢儿追上来小声道。

掌柜正将东西仔细包起来,姜拂月付过钱,立即又有其他人来买这样的红绳,瞧起来还是个抢手的货物。

她看了眼玢儿问道:“京城时兴这样的红绳?”

玢儿点点头又摇摇头,想了想答:“倒也不是时兴,只是有这个习俗罢了。每年腊月中旬系红绳于腕上,来年正月初一再取下换新绳,好为新的一年讨些福气!”

姜拂月静默一瞬:“原来这是京城的习俗。从前在桃元,父亲便每年为我系红绳的。”

那时她只知道邻家其他孩子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只有她每年腊月系着漂亮的红绳到处跑,颇有些小得意。

原来是京城的旧习俗。不过那时的红绳只是最简单的编织线,不像她方才买的两根,上面还各穿了一颗金珠子。

“既是京城的习俗……”她忽而心神一动,转身又去托盘上抓了两根,两根还不够,又加了两根。

“小小姐,这够三个人用了……莫不是为老夫人也准备了?”

姜拂月付钱的手一愣,慢半拍道:“不是,祖母那里自有小姑照顾,哪里用我来。”

倒也不是不能为老太太多加两条,只是她入高家至今,一直未能和这位祖母亲近起来,这样刻意讨好的事,她实在做不来。

玢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掌柜这里收完钱便又去那边,包东西的是个手脚慢吞吞的小工。

“这位小姐,您一个人要三对红绳么?可否让出一对来与我家小姐方便?”

说话人是个中年妇人,看打扮,像是谁家府上的妈妈。她身后跟着两个粉衣丫鬟,至于站在她手侧的女子,大概就是她口中的小姐了。

姜拂月这段时间也算将京城的姑娘们看了个遍,虽深刻记得的不多,但眼下这个小姐,确实一点印象也没有。

那小姐长相温温柔柔,瞧起来娴静淑婉,若不是这三对红绳她都割舍不得,说不定便让了。

姜拂月看了看空余一条红绳的托盘,想不通掌柜的如何做的单数:“这三对不仅自己用,更是要送人的,见谅。”

那妈妈似乎还想再争取一下,身边小姐偏扯了扯她袖子,劝她算了。妈妈便行了礼,一行人去看别的东西了。

玢儿提上东西,伸头跟着看了两眼,嘟囔道:“这是谁家小姐,怎么好像没见过……”

“你也没见过?”

玢儿忙道:“许是谁家出来走动少的小姐,奴婢见识不如秋叶姐姐,认不得多少贵人。”

姜拂月没怎么将这事儿放在心上,继续买了年货,不多时便打道回府了。

“小姑姑在哪里?”她进了门便问道。

“回小小姐,小姐此时应在自己房中。”

其他东西都让丫鬟带回院里了,只取出两对红绳去找高锦淑。

高锦淑这些日子也需要和朝中各臣来往,空闲不得。姜拂月进去时,她还在和管事说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