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石屋听经(2 / 2)
半日过去,木龙禅师已经结束了释法。四周的修士还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鹿台一派宁和的景象,仿佛已成为极乐净土,归于最深沉的清静。
这时,半空中落下一朵墨莲,上面有一位丽人,一袭黑色宫装,樱唇琼鼻,双眸比繁星更璀璨,看不清是什么年纪,但清丽中透着成熟妩媚的风韵,实在很动人,“见过木龙前辈。”声音悦耳,如春风拂面,款款行来,似柳枝轻摆。
碧霞宗尽管少现世间,可在北域,实力仅次于天元魔门,此次现身之人,正是宗内第一高手,早就名动诸宗的“汲暗圣母”。
在场的各宗长老,脸色沉凝,对这位突然现身的丽人满是忌惮,却保持着克制,对方敢在这里出现,自然有寺里的禅师去理会。
“为什么要来?”木龙禅师发问,语气平淡却直指人心。
“先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次与人交手,余波差点将一个小沙弥震死,不过,小沙弥运气很好,被白毫尊者所救,不仅治好了伤,还奠定了道基,日后有了非凡的成就。可惜白毫尊者虽是天地异类,寿元悠长,却也总有穷尽的时候,这一天终归是快要到了。倘若前辈是小沙弥,究竟该怎么办呢?”宫装丽人一番话,语气不急不徐,却仿佛落在心间。她手里还托着一枚青色的果子,可以看到上面布着金色的纹路,还散发着些许妖气。
此果名为“劫运果”,不是给人吃的,对妖兽却大有益处,如果强行炼成丹药,其灵力怕要损失十之七八,得不偿失。倘若给妖兽服下,不但可以纯化妖元,还能增长灵智,更有不小的几率,能助其突破境界,当然,也有可能无法承受这种福缘,反而一命呜呼。所以此果便有了劫运之名,是劫是运,还要看自身的造化。
眼前这一枚,上面的金色纹路又多又密,显然年份极深,不少于七、八百载,对妖兽来说,的确是非常难得的灵珍。
木龙禅师看着劫运果,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归于沉寂。周围的修士自然也不敢发出声音,只是安静地旁观。
来人一席话,竟让这里变得鸦雀无声,显然是做足了准备,正可谓来者不善。
木龙禅师此刻看起来,仿佛只是一个世俗中的寻常老者,早已不是方才声震寰宇的神佛般存在,纵然佛法精深,可他还是无法跳脱出因果。对方现在拿出了果,至于因,他心中当然明了,只剩下该如何做出抉择。
他无法一直保持缄默,必须代表正觉寺的一干僧众,做出决定,表明立场。在魔门和道宫的争斗中,究竟是袖手旁观,还是加入竞争的行列,抑或是助道宫一臂之力。对方的意思当然是希望他两不相帮,置身事外即可,相助魔门显然是奢望。
当然接受这枚劫运果,显然表面上对正觉寺的损害最小,可是这样一来,正觉寺的声望必然会受挫,而且和各宗的关系也必将陷入僵化被动,尤其是现在当着各宗的面,对方此举实在太过厉害。
李霄鸣和小曼在石屋过了一夜,醒来时发现灰猫已经不知去向,却并不为此担忧,此猫一向灵异,况且这里也没什么危险。此刻他们没有登上山顶,去鹿台旁聆听佛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直到天龙禅唱响起,他们从中感受到那股非凡的气韵,才知道附近应该有什么大事发生。接着那仿佛来自极乐净土的威严佛音,让他们很快明白过来,竟刚好赶上了正觉寺的盛会,只是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缘由。
对面的石墙上一阵波动,出现了木龙禅师阐释佛法的画面。李霄鸣不自觉地瞪大眼睛,试着分辨眼前的景象,究竟是法器,还是法术所形成的,打量了一阵,可依然无法确定,只是猜测应该是某种法术。
白鹿依旧卧在中间,此刻半睁着眼睛,时不时瞟一眼墙上的画面,看起来就像人类一般追忆着过往。
李霄鸣听着佛音,盯着墙上,忽然觉得自己的运气果然不错。因为画面上的那位禅师,显然极为不凡,之前见到的澄心、澄远,看起来对这位僧人非常尊敬,他猜测,对方应该就是鼎鼎大名的木龙禅师。虽说他并未从对方的释法中悟出什么,不过这种经历本身就已经非常珍贵,便觉得乐在其中。
后来那名宫装丽人出现,托着那枚果子的时候,伏在地上的白鹿竟然立马竖直了脖颈,紧盯着那枚果子,露出贪婪的目光。
只可惜那里到底在说些什么,李霄鸣完全听不到,只是看白鹿的反应,心想着那枚果子定然极为珍稀,否则也不至于,让白鹿身上那股清静的意味,都开始消散了。
白鹿看了一阵,又再次卧回地上,闭着眼睛,浑身轻轻颤抖,过了好一阵,才恢复如初。
画面上那位禅师似乎遇上了什么难事,沉眉敛目,久久不语。这时候,白鹿从地面上站起来,走出石屋,发出一声低鸣,幽远深沉,让人听了不禁伤感起来。
李霄鸣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可又觉得现在问这些,有些不合时宜。
汲暗圣母安静地站在那里,没有丝毫不耐,只等着对方做出决定。
一声低沉的鹿鸣传来,木龙禅师才最终下定决心,看着对方回道:“贫僧不能为了一己之私,置本寺于不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