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1 / 1)
一夜辗转反侧,周一清晨四点半,林小小起床。城市还在一片漆黑当中,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化妆、穿戴衣服、装好电脑、合上箱子。
她走到床边,周旭东还在睡梦中,嘴唇紧闭。许是空调开得太足的缘故,他蜷着身子,眉宇间沟壑林立,写着大大的不开心。她伸出手,想抚摸那眉宇间,终于,什么也没有做,静静地转身,走出房门。
九点钟,林小小已经落地上海,她在机场咖啡店随便买了一个冷的三明治、一杯咖啡,匆匆上了出租车,去赶客户十点钟的会议,车上吃完东西,换好高跟鞋,终于在五分钟前到达。
她拖着行李箱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客户方市场经理钱穆跟她挥手,这位在公司已经待了八年,性格甚是活络,长得一副乐于助人的模样,跟谁都自来熟。项目刚刚开始一个月,他和林小小的团队,就跟认识了十年一样。
钱穆推了推黑边眼镜,凑过去跟她说:“今天的会,我们好几个部门和业务线的老大突然要来,本来只是咱们组长来的。你准备好啊!”正说着,黄老板也推门进来了,他跟小小耳语:“听说今天来的老大们比较多,还是我来讲好了。”林小小点头。
与会者鱼贯而入,果然有好几个不熟悉的生面孔。本来,她们的直接对接方是客户的整合团队,这是个从各相关部门,比如法务、财务、人力资源、IT、以及各业务条线抽调人手组成的跨部门团队。钱穆的老板,市场部的老大,兼任这个跨部门团队的总指挥之职。而钱穆,就是这个跨部门团队的主要协调人员之一。
会议准时开始,黄老板先是照例感谢大家的时间。接着,他打开小小昨天加班做的PPT,开始依次介绍市场情况,看似进展很是顺利。
突然,一位坐在角落、戴玳瑁框架眼镜的短发男子问:“消费品市场很大,我可以理解。可是这里谈的不是市场大小,是市场潜力,也就是增长的可能性。咱们这个结论,是用什么方法论估算得出的?”
林小小附耳过来,轻声问钱穆:“谁啊?”
钱穆轻声答:“林天一,台湾人,我们医药业务条线的老大之一。”
只听见黄老板立刻回答:“林总,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做过考虑了。确实,市场潜力,谈的是增长空间,而非目前的市场大小……”
林小小想:“看来他把客户方所有老大们的码头都拜到了。也是,这是作为合伙人应该做的。”只听见黄老板的声音传来:“……当然这个结果,确实跟我们平时的印象相左。关于具体的方法论和计算方法,我请我们的项目经理,林小小女士,来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小小。
一时间,有几千万只草泥马,在她胸中呼啸着奔腾而过。
她微笑,缓缓站起来,向所有人点头示意,流利地接了下去:“谢谢黄总。确实,我们这里所谈的,是市场潜力,也就是增长空间。首先,我们这里定义的市场,是可触达市场,而非所有市场。而我们的市场潜力,是未来三年可触达市场的绝对增长数,而不是增长率本身。因为针对一些非常小的细分市场而言,即使增长率很高,能带来的绝对增长也很有限……不知道,有没有清楚回答林总的问题。”
林总耸了耸肩膀,“Anyway,也是一种计算方法。”
会议接近了尾声,林小小正要长吐一口气,又一位问题来了。客户方的总指挥,也就是钱穆的老板,贾良玉贾总发问:“现今我们还在等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结果,虽然具体日期还没定,还是请你们把大概的任务和用时告诉我们,好让我们早些准备。”
这些本来不是这次会议的内容。但是,没有不是的客户,客户的需求比天大,“心比天高、身比野鸡贱”,就是做咨询的第一要旨。
林小小答:“我们本来是想下次会议再详细介绍这点,不过,今天我可以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总的来说,整合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Day1之前的准备阶段,主要是组织跨部门团队——这个我们已经做了——制定整合的高阶策略,是全面整合、部分整合、还是不整合,前台、中台、后台,可能采取不同的整合策略。Day1当天,有相当多的沟通工作需要完成,对外的投资者、客户、供应商等,对内的关键利益相关层、员工等,都需要及时、系统、口径一致的沟通。此外,我们还会准备Day100之前的各项工作清单,分别列明所需时长和任务承接部门……”
会议终于结束。
就在同一个会议室,黄老板带领大家开了一个十分钟的会,通知人员调配方案。上海方面,只留一名团队成员留守,和客户共同等待商务部的审批结果,同时继续和客户方的相关人等沟通,夯实前期的协同效应估算结果。其余的两队人马,一队由林小小带队,当天下午的航班飞往台北,开始B公司疫苗如何进入台湾市场,如何定价,并如何进入“国家”免费用药清单的案子。另外一队,由另一个项目经理王一男带队,奔赴北京,投入另外一个医药项目。
所有人迅速移动,熟悉的混乱与井然有序并存的奇特日常。
↑返回顶部↑